日期:[2021年10月28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5]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新增新能源交通工具占40%

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个股应声上涨,行动方案再提升新能源利好预期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孙磊
  10月27日开盘,电力、新能源板块走强。其中,宁德时代(300750,SZ;昨日收盘价615.04元)、国轩高科(002074,SZ;昨日收盘价59.31元)等新能源个股飘红。业内人士认为,这与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密切相关。
  据了解,《方案》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
  “实现碳达峰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脱钩’,即经济增长不再以增加碳排放为代价。因此,碳达峰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体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10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交通运输业一直是碳排放大户,汽车行业在实现碳达峰目标的路上将扮演着重要角色。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交通运输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约10.4%,特别是公路运输占全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85%以上。
  对此,《方案》也释放出汽车及相关产业链升级势在必行的信号,特别提出,“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
 
 新增新能源交通工具占比40%
 
 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方面,《方案》提出将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
  从具体措施来看,《方案》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提升铁路系统电气化水平;加快老旧船舶更新改造,发展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深入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因地制宜开展沿海、内河绿色智能船舶示范应用;提升机场运行电动化智能化水平,发展新能源航空器等。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对2030年的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出了具体要求: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国家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1年9月我国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20.4%,前9个月新能源车渗透率为13.7%,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其中,9月,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3%;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0.5%。
  “从目前的新能源车渗透率看,今年9月的渗透率目标实现得很好,未来仍会快速提升。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提升从政策驱动也逐渐被市场驱动替代。2030年应该能有效实现40%的新能源车渗透率目标。”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实现碳达峰避免“一刀切”
 
 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只是《方案》中“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方案》还涵盖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
  由于汽车产业链较长,除了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之外,汽车产业还覆盖了工业领域碳等达峰行动。“汽车产业的碳排放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在应用层面,即汽车使用过程当中产生碳排放,约占74%;二是在汽车产业的上下游,包括供应商、生产阶段的碳排放约占26%。这就使博世思考要实现全周期的节能减排。”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总裁张颖透露,博世一直在研究智能系统等产品层面的节能减排,包括对原材料的选择、供应商的工业生产链的筛选等。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到“碳达峰十大行动”中包含了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方案》强调要科学合理确定有序达峰目标、因地制宜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上下联动制定地方达峰方案、组织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等。
  “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抢跑,科学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避免‘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各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经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平衡、审核通过后,由地方自行印发实施。”《方案》中表示。
  崔东树认为这对汽车产业实现碳达峰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方案》明确要有序实现碳达峰,这是实现传统车技术升级与新能源车发展的均衡性战略举措。激进的‘一刀切’政策应该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