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社会公益与绿色发展事业群总裁彭翼捷:绿色低碳行为困境正在被数字平台打破
每经记者 谢振宇 实习记者 范芊芊 每经编辑 汤辉
8月27日,是蚂蚁森林在支付宝上线五周年的日子。根据8月25日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上所公布的数据,五年内蚂蚁森林已累计带动超过6.13亿人参与低碳生活,产生绿色能量2000多万吨。
作为互联网平台低碳环保的践行者之一,蚂蚁集团如何看待互联网平台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中所扮演的角色?蚂蚁森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未来,蚂蚁集团将如何利用平台和技术助力碳中和?对此,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蚂蚁集团社会公益与绿色发展事业群总裁彭翼捷。她将于9月7日在成都参加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届时,多位业内专家学者、知名企业机构代表将发表主题演讲或参与圆桌讨论,揭开碳中和背后的“数字力量”。
互联网平台助力碳中和
NBD:您是如何理解互联网平台在数字碳中和中所扮演的角色?
彭翼捷:我认为互联网平台在助力社会实现碳中和上有两方面优势,包括平台作用与技术能力,这也是蚂蚁集团正在探索的方向。
在发挥平台作用方面,我们在2016年8月推出“蚂蚁森林”公益项目。近期,蚂蚁森林正式启动了“绿色能量行动”,海尔、一汽大众、无印良品、饿了么等首批100多家企业参与其中。我们相信,依托支付宝所形成的“数字化生活平台”,预计未来参与“绿色能量行动”的企业将覆盖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影响到数亿消费者。
在技术能力方面,我们在努力实现自身碳中和的过程中,正在探索新技术的应用。比如,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和可溯源的特点,使自身碳排放、碳减排、清结算、监管、审计等过程公开透明。
NBD:您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科技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能否具体阐释一下这句话?科技创新对于数字碳中和的意义是什么?
彭翼捷:科技创新是数字碳中和的最优解决方案,实现碳中和需要关键的技术创新。我们很高兴看到一些突破性的技术布局已经在路上。
譬如蚂蚁集团高度重视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相关技术在推动产业绿色低碳中的创新实践。通过科技创新,蚂蚁集团从自己的碳中和实践出发、从自己的优势技术领域出发,探索碳中和全流程管理的效率、科学性以及可信度,同时致力于推动产业打造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体系、绿色物流等服务,助力产业上下游加速实现“零碳目标”。
蚂蚁森林种3.26亿棵树
NBD:蚂蚁森林在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绿色生活方面发挥了较大力量,能否介绍下它的最新成果?
彭翼捷:蚂蚁森林从2016年8月上线至今,5年时间已累计带动超过6.13亿人参与低碳生活,产生“绿色能量”2000多万吨。根据测算,这些“绿色能量”的碳减排,相当于为社会节省294亿度电,相当于全国一天的用电量。此外,作为一项社会承诺,5年来蚂蚁集团持续捐资并联合公益机构,重点支持了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两方面的生态环保项目。比如,蚂蚁森林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8家公益合作伙伴,在全国11个省份已种下3.26亿棵树。如果这些树排成一行,可以绕地球赤道8圈;蚂蚁森林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等16家公益合作伙伴,在全国设立了18个公益保护地,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守护着1500多种野生动植物,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超过120种。
NBD:蚂蚁森林的秘诀是什么?可以为其他数字平台推动碳中和实现带来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彭翼捷:有报告指出,践行绿色消费、减少污染产生等绿色低碳行为领域,仍然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低碳减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比较难在公众层面形成切实行动上的“驱动力”。
蚂蚁森林是一项旨在带动公众低碳减排的公益项目,就是想让大家“看见”日常点滴低碳行为也有“绿色能量”,汇聚起来就会成为改变环境的力量。因而,在蚂蚁森林设计之初的“公益激励机制”里,如果社会公众在低碳生活里碳减排越多,企业就会捐资支持公益机构的生态环保项目,去创造更多“看得见的绿色”。所以说,每一克“绿色能量”都具有实实在在的力量。
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态效果和社会参与,与互联网便捷低门槛的参与方式相结合,把参与者的个人低碳行为和种树等公益激励链接起来,让公众能直接感受到低碳生活和“绿色能量”带来的乐趣,以及确实能改变环境的实际效果,因而广泛调动了数以亿计公众的关注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