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5月20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8]

迈向科研无人区,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的“繁星”之梦

记者 王紫薇
  5月18日,第三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拍卖会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上海)中心落槌。共计200多个科技成果项目成功“牵手”,交易总额达10.23亿元,超过前两届交易额总和。
  去年年末,科技部印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下简称:《规划》)。《规划》对长三角发挥G60科创走廊的集聚优势,并明确指出,到2035年,长三角要全面建成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共同体。《规划》表示,支持长三角探索建立区域创新收益共享机制,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此之后,长三角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发展备受关注。
  长三角地区的地缘优势明显,这里集中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些“头脑担当”为长三角建设科创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盘。同时,这里也有聚集了如阿里、拼多多为首的诸多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催生的新形态互联网公司与科技机构。
  目前可以看到的是,在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的建设之中,除政界、学界之外,企业界等社会各界力量正在积极加入。
  今年3月17日,黄峥及拼多多创始团队发起并成立的繁星公益基金与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一同,设立“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学基金”,并宣布繁星基金将在未来3~5年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助1亿美元。首批项目包括了计算与生物、医疗、农业、食品等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及前沿探索。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认为,繁星科学基金体现了政产学研携手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的新思路。他认为,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四个面向”中推进新型校地校企合作,可以打造更加紧密的高能级政产学研创新联合体,这也将助力长三角科创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提升。
  目前浙江大学政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的打造中走在了前列。吴朝晖表示,“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三省一市创新资源的汇聚和连接更加频繁,能级不断提升,有能力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长三角科创共同体方兴未艾,互联网产业该如何响应号召,为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献力?科技机构与其该如何结合?繁星基金会作为科技创新的新思路,该如何发挥更大价值?
 
 关注“算力”,科学探索迈向“无人区”
 
 繁星公益基金与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合作,共同设立“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学基金”的原因之一,大概是看好“算力”在未来基础科学界的宏大前景。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是浙江大学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一家新型研发机构,其以“计算+”为核心使命,旨在推动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的交叉融合,助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上海高地”建设。据了解,繁星首期捐赠的1亿美元资金,将用于“计算+生物医疗”“计算+农业食品”和“先进计算”三个创新实验室的科研项目。
  首期繁星科学基金所捐赠的三个科研项目,均与计算机+有关。繁星科学基金方面表示,这与“算力”在当下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息息相关。当下,“计算+”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生命科学、农业等多个领域都会借助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方法的手段进行实验研究。
  事实上,目前国际知名科技公司,如Google等都在推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的研究工作,并在生物制药、临床医疗等多个交叉领域进行探索实践。吴朝晖也是国内一流的计算机专家,他对此表示,“计算机+”正进一步渗透算力、算法在信息、生命、物质等学科领域的运用,并在加速构建人、物理世界、智能机器、数字信息世界的四元空间。
  “新的研究范式,将为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解决‘卡脖子’问题等提供全新的方法论。”他表示。繁星科学基金方面也表示,希望通过推动“计算机+”的前沿交叉学科的研究,以期在对应领域早日出现革命性成果,为日常生活中带来“质”的改变。
 
 勇敢者游戏:企业家加入,推动基础科研效率革新
 
 备受外界关注的是,以往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资金多来自于政府投入。繁星科学基金则是政府、高校和市场力量合作的产物。吴朝晖对此表示,繁星科学基金体现了政产学研携手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的新思路。
  “政府可以为基金运作提供税收减免、产业对接等政策支持;高校可以汇聚高层次人才和优质创新资源,做好科研项目的组织动员等工作;企业可以将一线的研发需求反馈给基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高水平成果转化。在‘四个面向’中推进新型校地校企合作,可以打造更加紧密的高能级政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吴朝晖说。
  吴朝辉认为,国内企业家目光转移至科学创新事业是时代趋势。而这种趋势将加速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社会创新的联动,推动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他表示,从科技史来看,每80年到100年世界的科技中心就会改变。随着长三角高能级政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的紧密结合之下,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三个当前中国创新主要集中区域科创能力将取得突破,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也将成为一个重要增长极。
 
 “星”之所向,不离农业
 
 “退了后我做什么呢?我想去做一些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黄峥在2021年致股东信中表示。黄峥的隐退消息出人意料,更让不少人意外的是,他退出之后选的方向是,科研。
  早在2020年7月,黄峥在致全员信中就表示,将按照IPO时的承诺,连同创始团队一起,捐赠约2.37%的公司股份,正式成立“繁星公益基金”,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和科学研究。目前,繁星科学基金首批资助的四大项目为“超大规模实时图推理机研究”“重大脑认知障碍的闭环调控研究”“肿瘤免疫新抗原研究”和“细胞培养人造鱼肉研究”。可以看出,这些繁星科学基金项目,均关注国际顶尖科研前沿领域,并与居民健康息息相关。其中最后一项“细胞培养人造鱼肉研究”也受到了不少关注。
  其实在股东信中,黄峥对食品科学的“执念”已经一展无遗。
  “如果以后有一种西红柿,每一颗都含有最适合我们身体的VC等微量元素,那我们的生活质量是否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如果我们能够比较透彻地了解不同的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在摄入人体后的变化和作用,进而通过植物蛋白来合成生产出肉的替代品,那这种新的素鸡2.0是否有可能成为更健康、更绿色的稳定供给?”他一一列举。
  有行业人士指出,食品领域的探索与拼多多执着于“从菜地到餐桌”一脉相承。黄峥曾总结认为,拼多多过去几年的贡献是在农业流通层面。但流通不能从质上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及性质性大幅提升身体健康水平。
  在繁星科学基金的项目里,可以看出对于食品科学上的偏爱。目前,“细胞培养人造鱼肉研究”项目由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刘东红教授领衔,并从美国普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知名鱼类干细胞培养实验室中引进人才,研究团队将展开跨学科合作。随着细胞培养人造肉技术不断成熟,人类将有机会实现动物源蛋白的规模化生产。
  据悉,繁星科学基金一期投入的4个项目均由国际一流学者牵头,繁星学术委员会阵容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顶级学者参与。
  繁星科学基金沿着农业领域的执着,对农业科学、食品科学的探索更近一步,同时在关乎人类命运的科学、和医疗健康领域也在不断探索。作为推动长三角科创研究的一份子,繁星科学基金对回报社会之心正刻在了探索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