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4月01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1]

该从苏伊士运河危机中反思什么

每经评论员 王珊
  3月29日,搁浅在苏伊士运河长达6天的“长赐号”货轮终于成功脱浅。苏伊士运河的“卡脖”危机暂时得以解除,但对全球供应链带来的影响却是多重而深远的。
  苏伊士运河的军事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无需多言,它占据了全球海上贸易份额的12%,是亚欧之间最繁忙的石油、精炼燃料、谷物和其他贸易路线之一。据世界最大船级社英国劳氏船级社此前估算,本次堵塞将给世界贸易造成每天96亿美元的损失。与堵塞期间的损失相比,未来几个月内全球贸易将面临的损失更为惨痛。
  这是苏伊士运河150年历史上最严重的堵塞事件,也是贸易损失最大的一次,苏伊士运河的“卡脖”之痛需要引以为戒的反思。
  苏伊士运河管理方该反思管理,但新基建并非重点。堵船后,不少声音吐槽埃及基建能力差,认为350米的河道宽度与运河实际需要不符。实际上,并不能将河道宽度和通航能力完全挂钩,苏伊士运河水深20多米,可通航数十万吨的船舶,正常情况下,苏伊士运河能够满足两个“长赐号”这样的巨轮同时双向通航。而且,据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的数据,2020年通过运河的船舶接近1.9万艘,平均每天51.5艘,在正常情况下,运河能够满足邮轮通行需求,无需过于拓宽河道。
  当然,苏伊士运河管理方也有责任,虽然断航事故发生频率低,但苏伊士运河为全球贸易贡献巨大,一旦堵塞损失过于惨重,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应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分摊全球物流供应链的风险应是反思的关键。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全球供应链十分脆弱,苏伊士运河“卡脖”也敲响了一次警钟:应建立更多供应链分摊风险。未来可替代的供应链有三个:一是好望角航道,二是北极航道,三是中欧班列。
  绕行好望角是不得已的选择。一艘船舶从欧洲到亚洲,绕道南非好望角,将延长数周到达时间,增加航程近10000公里,增加成本300万~400万元人民币。因此,绕道好望角算不上最优选项。
  北极航道值得期待。北极航道比苏伊士运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北欧出发,向东经北冰洋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及白令海峡可驶往太平洋沿岸国家。北极航道也可能是连接欧洲和亚洲最短的海上线路,俄媒称从摩尔曼斯克走北极航线到日本仅需5770英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消融,这一航道的商业价值将会受到更多重视。
  中欧班列具有更多稳定性。中欧班列依托亚欧大陆桥,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是全球里程最长、途经国家最多、载货能力最强的列车,通达国家和城市众多。新冠疫情以来,中欧班列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2020年中欧班列开行12406列。在全球供应链暴露脆弱性的时候,中欧班列飞速逆袭。
  另一个问题也值得关注,随着全球贸易中商品交付时间的降低和成本的缩减,船舶体积正在不断扩大,传统航线将面临更多冲击。在未来,如若不控制,将有更多大于“长赐号”的船舶诞生,它们也很有可能“卡”在苏伊士运河或其他河道中。
  在苏伊士运河危机后,全球应建立多条供应链互相支撑,毕竟,“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