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年12月30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3]

贫困小山村的三年蝶变:碧桂园引产业助“造血”可持续脱贫

每经记者 张宝莲
  用一个词回顾中国的2020年,你会用什么词?
  不久前,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度网络用语,“逆行者”排名第一。
  这一年,全球经济停滞,但中国经济仍在上行;这一年,中国人民在逆行,迎难而上,坚守岗位;这一年,中国企业在逆行,在疫情稳定后,迅速投入全面脱贫攻坚战一线,深入年轻人逃离的贫困区,发扬老产业,开拓新产业。
  有这样一家企业,投身乡村振兴社会责任事业长达23年,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丰富的经验总结,因地制宜的为贫困区定制特色脱贫方案,他就是碧桂园。
  2020年11月,碧桂园参与扶贫的甘肃东乡县成功摘掉“帽子”,成为新的脱贫样本。
  1997年到2020年,从教育扶贫到产业扶贫,从1省1县到9省14县,截至目前帮扶项目涉及全国16省57县,从0经验到硕果满枝头,扶贫扶智,碧桂园累计助力49万人脱贫致富,成为脱贫攻坚中的企业范本。
 
 产业扶贫急缺资金、技术、人才
 
 “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扶贫工作得出的广泛共识,而众多扶贫工作中,产业扶贫是市场影响力大、造血能力强的方式之一。发展产业是依靠农户自身力量,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今年11月,据国新办表示,自2015年10月以来,中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等共同启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以来,全国已有近11万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12.71万个村,带动和惠及1500余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规模之大、帮扶范围之广、投入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产业不同于小散,意味着要完整的市场化运作,一定程度的生产规模,才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市场需求以及有效供给,既然是长远之计,也意味着建设产业需要耗费时间久,精力多,其痛点在于能否建成完整的产业链。
  在最初的实际实践中,由于缺乏体系化运作经验,不少地区产业扶贫走了不少弯路。
  有的地区不能够因地制宜,南橘北枳,盲目引进的扶贫产业在当地难以落地生根;有的地方有始无终,果苗种下去、牲口刚养上,后期缺乏专人打理与跟进,产业就此荒芜;还有的扶贫产业建好了,却打不开市场销路,酒香也怕巷子深……
  因此,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并匹配专业人才的运营管理,先解决产业扶贫里的痛点问题,才能解决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碧桂园以在地产行业的丰富运营经验,以及成熟的产业链配套资源,迅速成立专业的扶贫小组,入驻各大贫困村进行一对一的精准帮扶。
 
 借助主业优势 倾注资源构建脱贫方法论
 
 为了更好地扶持贫困区产业发展,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碧桂园将扶贫上升至主业高度,将地产业务拓展至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的新战略高度,逐步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方法论。
  作为世界500强,碧桂园深谙因地制宜也要有所创新的道理,为一个个偏远乡村带来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经验。我们可以从碧桂园扶贫工作深入进行的甘肃东乡与清远连樟中汲取经验。
  东乡县盛产羊肉,这里位于大西北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土地瘠薄,干旱少雨。东乡虽然经济落后,东乡羊肉却是自古闻名,但由于基础薄弱、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因素制约,羊肉产业发展集约化程度十分低。
  在2018年与东乡县结对帮扶后,碧桂园与合作社共建“碧桂园产业扶贫东乡羊养殖共建示范基地”,为东乡产业发展注入全方位资源。
  在养殖环节,改良养殖技术、品种,使羊肉口感与肉质细嫩,通过科学养殖降低病害风险,进一步实现规模化养殖;在生产环节,改进了屠宰技术,实现精细切割,通过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开发东乡羊溯源系统,实现一物一码可追溯;在运输环节,使用冷链运输,使东乡羊直接到达消费者家里,让消费者吃到更新鲜美味的羊肉。多措并举,在碧桂园的帮助下,东乡羊品质与品牌得以迅速走向全国。
  除了发扬东乡县的特色产业,碧桂园还依据当地气候环境,引进最新技术建设特色农业。
  2019年5月,捐资4000万的碧桂园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正式启动。依托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雄厚的科研实力,引入新品种,通过种苗、技术、服务输出、制定农产品回收标准等措施,探索出一条“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生产模式,以带动农户和合作社增收致富。
  同时,配备了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中心、农产品包装分拣中心,提升产品生产到销售的各环节效率。
  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园荷兰智能环控系统及水肥一体化施肥机组、以色列消毒过滤等国际先进系统,采用立体栽培及采摘模式,集约高效种植农作物新品种。
  在科技园种植的新型优质经济农作物——网红水果美月西瓜、樱桃西红柿、水果黄瓜、贝贝南瓜等,通过生产过程中的精准控制,实现农业产出价值最大化。
  在碧桂园的帮助下,粤北的连樟村从贫困山村摇身一变为网红村。2019年底,连樟村54户13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构建产销对接机制,打通变现环节
 
 好产品常常苦于无人知晓,难以打开销路。因此,打通产品的最终变现环节十分重要,对渠道的把控与销售的能力较为稀缺。
  碧桂园以消费扶贫对接产业扶贫下游,构建产销对接机制,打造“有品质、有温度、有故事”的扶贫产品。碧桂园利用集团全国分布的区位优势、多业态经营优势,推动各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将需求转换为订单。
  在内部,集团及旗下子公司、员工对贫困区产品优先采购(为食堂供应扶贫食材、联动酒店开发扶贫餐、作为工会福利等)。
  在外部,碧桂园动用社会力量,号召合作伙伴等打开销路。如与陕西宁陕县的“疯婆娘”合作社、宁陕县政府共同投资“中蜂产业链”,借助集团旗下零售品牌凤凰优选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此外,一些缺乏品牌影响力的优质通过农产品通过集团自有品牌“碧乡”进行推广。截至2020年11月,“碧乡”已转化31县产品400余款,有效提升优质产品的产品附加值。
  通过打造碧乡、国华文旅、凤凰到家三家社会企业,致力于扶贫产品开发,打通酒店、食堂、社区等市场,销售扶贫产品约1.95亿元,惠及贫困人口超11.7万人。
  在“碧乡”淘宝官方店上,消费者可以轻松买到经冷链运输的正宗东乡羊肉,当然也有其他特色农产品。如今,东乡羊从不为所知到举国闻名,从贫瘠山地走到全国各地。2018、2019年两次“双十一”,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政府,动员社会各类扶贫力量,帮销两万多只东乡羊,直接惠及4000多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近5000元。
  通过源头品质把控、产品集约化生产以及线上与线下的销售渠道搭建,碧桂园在助力精准扶贫路径上形成了完整的闭环。乡村振兴下,碧桂园还扶持超10000名返乡扎根创业青年,间接带动近40000名贫困人口增收。
  作为一家世界500强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碧桂园集团通过优先将贫困区发展纳入战略规划,结合自身主业,因地制宜地为贫困区域发展带来了他们急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
  通过研产农结合,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农业、特色产业。广东英德、甘肃东乡江西兴国、陕西耀州和蓝田都有过碧桂园与当地村民共同探索致富经的身影。
  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曾用“社会效益、公司效益、员工效益三丰收的公司”来表达对碧桂园未来的期许。
  也正是在扶贫社会责任上坚定如一的履行,2019年,碧桂园先后获得“年度社会责任杰出品牌奖”、“年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卓越企业”、“最具影响力慈善企业”及“广州慈善单位”等荣誉。同年,碧桂园连续第6年入选BrandZ中国品牌50强,成为品牌价值增长20强之一。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企业选择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才能迎接更加繁荣的未来。企业之强,背后是国家之强,像碧桂等民营企业把脱贫当成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在履行,使贫困县脱贫,协助当地把城镇和乡村建设通往更科学更可持续的运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