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年04月16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7]

没“真本事”的中概股请低调一点

每经特约评论员 宋清辉
  中概股爆雷不是什么新鲜事,无论是自己主动曝光自己,还是被专业机构捅出造假,中概股的股价都会因此产生影响。这种事情每年都会发生,新东方遭遇过,安踏体育遭遇过,只不过今年遭遇做空的中概股大家更熟悉一些。
  浑水、香橼这类以发布看空报告为主的机构,我国也有类似的,例如茫茫自媒体中总会有那么几个,时不时会发布一些揭露A股上市公司的黑幕,譬如隐瞒事故、财务造假等。理性来看,这类看起来喜欢看空中概股的机构,实际上并非专门的中概股看空机构,他们看空的公司来自世界各地,而其他被做空的上市公司,一般不会被中国媒体和中国投资者关注,所以一旦有中概股被做空,就会有一种机构专爱打击中概股的错觉。
  无论看空机构如何表达他们看空的意愿是多么公平正义,可资本的本性就是为了尽可能更多盈利,不排除某些做空行为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否则该类机构就会缺少持续运作的资金。任何一家公司都存在被看空机构看空的可能,但为了保证做空的成功率,这些看空机构不会随随便便找目标,而是会去找那些容易被发现问题的公司。
  哪类公司容易成为看空机构的标的?我认为容易发生信息不对称、对外披露数据不精准的公司,很容易被看空机构盯上。打个简单的比方,咖啡18元一份,商家共售出了2000份,发布数据称期间营收为3.4万元,就可能会有机构跳出来称数据造假。机构会通过用18乘以2000应等于3.6万元,继而推测出是为了避税而瞒报,这就会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实际上,商家曾推出第二杯半价的活动,因此营收数据不能简单地用单价乘以销售量,然而看空机构不会管这些“细节”,因为商家的数据披露并没有说明“第二杯半价”的情况。
  信息不对称,容易令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产生矛盾与分歧,别说境外上市,A股之中也经常出现投资者或媒体因对上市公司的公告误读,若是没有进一步的沟通,上市公司很可能莫名其妙地就被市场看空。
  假设我国开设只有国外企业才能上市国际板、放开注册制,一大堆我们不熟悉但自称是全球知名企业的机构登陆,作为投资者,你又会是怎样的态度?在无法前往国外调研,与高管语言交流又存在障碍,无法对上市公司作全面了解的情况下,你或许也只能通过半信半疑财务报告和相关新闻做投资判断。如果忽然有机构信誓旦旦表示有确凿的造假证据,你是信远不可及的上市公司,还是信看空机构?换种表述方式,一家公司总称自己业绩优异,可始终不给外界看实际产品和销售场面,你会不会对这家企业产生疑虑?
  如果我是这类公司的投资者,我会果断割肉。“宁可信其有”是不少投资者的共同想法,尤其是在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信“自己人”而不信“外人”。因此,中概股不幸被看空机构盯上,一定要快速向海外投资者尤其是大股东进行澄清,必要时可以负担重要股东、有分量投资人的往返差旅费,请他们专程来中国实地调研、重塑对公司的信心。具体的澄清方式,还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不同的上市公司对被做空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实际上,一些善于公关的中概股,甚至敢借助这一“不公平”待遇将自己送上热搜,趁机来一波热点营销。
  国内公司想在海外舒服上市,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处处都是风险和“坑”。想在海外资本市场保持高调,我认为这家公司一定要有真本事,不然随时都有被打压的可能。
  所谓“真本事”,我觉得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一定要做到公开透明,绝不弄虚作假,该披露的按规定披露,需要保密的必须严防死守,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第二,企业一定要有好人缘,这些人缘的特点是资金实力雄厚,以便在遭到机构恶意做空的情况下,召集有实力的好朋友来阻击股价下跌,让资本市场看到企业护盘、保护股东的能力。
  第三,一定要熟悉海外的市场规则,各个国家采用的会计记账方式、法律存在差异,企业一定要聘请上市当地专业的会计团队和律师团队,才能依照当地情况依法依规维护自身的权益。
  第四,不要认为海外上市是一种荣耀,这其实是一种形象维护的责任,你们不是去圈钱而是通过融资壮大未来发展。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树立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
  (作者为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