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正总裁李茂顺:疫情是对物业专业能力的一次“大考”
每经记者 陈 利 每经编辑 魏文艺
作为城市公共物业服务商的重庆新大正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968,SZ;以下简称新大正),于去年12月3日成功登陆A股,截至2月27日收盘,新大正股价报64.4元,较上市时涨幅超过100%。
对于物业行业而言,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无疑是最直接的。那么,疫情过后,物业行业发展将面临怎样的变化?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近日专访了新大正党委书记、董事、总裁李茂顺。
李茂顺认为,经此一役,行业的潜在需求会加速释放,而供给侧也会出现新一轮优胜劣汰。
疫情是一次行业“大考”
NBD:在此次抗疫过程中,物业企业也耗费了高额人力、物力成本,您认为物业企业发展的最大短板是什么?
李茂顺:物业行业一直是维护城市正常运行、保障百姓美好生活、协助基层社区治理的基础性行业。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遭遇战中,物业行业主动担当,迎难而上,在社区封闭、人员不能流动的阻击战中,物业人员勇敢坚守,想尽一切办法方便业主生活,并为复工复产创造条件。主动协助政府、社区进行人员管控、筛查,尽管遇到物业严重短缺、防护不足、人手紧张等困难,但物业企业和广大物业人员没有退缩,主动承担了高额的人力、物资成本,担当起疫情防控的社会责任。
疫情期间,对物业企业最大的影响是人手紧张、成本较高,在短期内成本的消化将是最大考验。今年上半年对物业企业最大的影响可能是市场拓展的停滞,但从长远来看,影响不会太大。
行业需求将加速释放
NBD:在您看来,本次疫情对物业行业的未来发展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茂顺: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提高全社会对物业行业功能的认知。物业行业是保障城市运行的基础保障之一,是维护居民生活和社区治理的重要环节。本次疫情期间,众多物业企业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提高了社会认可度,社会价值认可的提升有利于行业社会地位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
其次,进一步体现了专业化、品牌化的物业公司的社会价值。这次疫情让业主、甲方、社会看到了我们在疫情面前有条不紊的应对能力、对人力物力的资源协调能力、应急方案的实施保障能力、对项目的整体管控力度,促进了让整个社会更新以前“物业就是保洁、守大门”的传统死板印象,专业价值凸显,社会认可更高,有利于长远经营发展。
最后,物业公司的综合素质有望进一步提升。通过参与疫情期间的各项应对和管控,物业公司参与到整个社会的综合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大大促进了物业公司的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服务范围的扩大,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
因此,我认为,未来行业的潜在需求会加速释放,而供给侧也会出现新一轮优胜劣汰,物业公司作为专业化的城市公共物业服务提供商,有望受益于此过程。
NBD:您如何看待物业股未来走势?
李茂顺:即使在疫情期间,物业行业也未真正停产停工,收入影响不大,而全社会复工复产后,为确保居民生活与城市正常运行,物业行业都是必需的首先复工的行业。有稳定收入和现金流,仍然会成为大家在资本市场选择的重要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