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12月17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7]

商圈为核,街巷为脉 成都的“后街经济学”

 在全球城市体系中,信息流、商务流、人流等要素流动,城市面对着复杂且多变的外部环境。
  人流正在加速涌向成都成华这个以文化和旅游著称的区域。2018年,超过1700万游客为这里带来180.7亿元的旅游收入,该数字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3.71%。其中,因夜经济重新焕发活力的339商圈、“最网红、最娱乐”的东郊记忆,以及被贴上城市标签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三大IP成功分摊了旅游爱好者的目光。
  消费升级进程中,“夜经济”已打开了城市商业的另一扇门,让一种共识逐渐形成——在那些非商圈的、更加社区的场景中,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活力。
  在东郊记忆一旁,万科天荟特色主题街区带着“不转场、不打烊”的使命在今年9月“横空出世”。它就像是东郊记忆向城市更深处纵深的“毛细血管”,不仅能集聚人气,同时又能作为补充,提供另一种商业需求——具有首店性质的Live House直接瞄准因音乐爱好在此扎堆的年轻人,入驻的多元化品牌、餐饮更为文化商圈增添了一分烟火气。
  事实上,成华正在搭建和重塑更多这样的“毛细血管”。成华提出,将“把后街作为主街功能的延伸、拓展与互补的承载区”,以“形成主街与后街互补互促的良好发展格局”。
  对成华而言,“文旅成华”早已不只是文化概念,更是一个产业和经济概念。串联起城市文化符号的,正是一条条独具韵味、承载回忆的后街。顺着它们,可以摸到城市强劲有力的发展脉搏。
 
 点亮后街筹谋城市商业下半场竞争
 
 午夜时分,作为成都地标的339天府熊猫塔仍不肯睡去。商场表面上已一片静谧,但若沿锦江向商场两侧街道深处走去,则是另一番景象——日式酒馆、清吧和特色美食三分天下,门口候场的人群规模仿佛是酒吧间的竞赛项目,素有“夜猫子”标签的成都人仍旧,让整条街的拥挤程度堪比旅游景点。
  对酒吧情有独钟的杨幻明发现,就在一年之间,一向喜欢新鲜的“酒吧党”正在从成都传统的夜生活中心九眼桥走向339。新酒吧的不断入驻吸引他们的目光,而杨幻明则更钟情于整条街道的氛围——有相同品味和爱好的年轻人在此扎堆,喜爱追随潮流的他自然不会错过这里。
  后街商业究竟有多重要?四川省川塔发展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孙雷最有发言权。让这座一度陷入经营困难的商业体重新焕发活力,后街不仅是流量之源,更是业态重塑的起点。一年前,她曾透露,得益于酒吧主题后街的成功,夜经济已成为339的主要定位之一;它不仅帮助339结束了“关店潮”的危机,而且让人惊叹的是,开店率还大幅提升。
  “一天只有24小时,核心商圈再繁华热闹,再延长营业时间,能够增长的经济效益也是有限的。”城市智库华高莱斯研究发现,10小时的效益边界限制了商业体的运营空间,而夜经济等更多隐藏在城市中的商业潜力尚待挖掘。作为上班族下班后活跃场所的后街,正以“城市商业竞争下半场的主角”身份登场。
  在成华,发展后街经济恰逢其时。去年,成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3亿元,比上年大增9.9%;旅游收入总额达180.7亿元,比上年激增23.71%。巨大的消费动力需要更多新业态支撑,成华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后街经济与首店经济、夜经济一道,并称为成华加快培育的三大消费新业态。
  “我认为更适宜商业,更适合人去游、去购、去逛、去玩,去休闲、去消费的地方,恰恰在后街。”上述成华主要负责人指出,成华属于老城区,在主街建成并且产业定型之后,还有大量的背街小巷值得挖掘。
  与整齐划一的街道风格不同,成华各具韵味的后街保留了当地居民最基本的消费习惯,“蜀都味”拉近了街道与当地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无论是香香巷古朴的建筑风格、还是建设路“苍蝇馆”的经营方式,恰好构成了现代化商业体的补充,成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回归传统、追寻当地记忆的“天府会客厅”。
 
 连点成线将商圈势能转化为消费动能
 
 纵观国内外,几乎每一条世界级商业街的繁荣,都不仅仅局限于主街,那些各具特色的后街,才真正划定了商圈的影响力半径。
  在伦敦,以Piccadilly Circus为中心,一个“蛛网”形状的商业街区不断向城市更深处延伸。牛津街上的高街和奢侈品牌并不是全部,任何一条后街都构成了一个商业业态——或许是小中国城里热闹非凡的中国式卖场,或许是西区魅力四射的音乐剧剧场群。对应不同的消费群体,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活力十足的城市商业中心。
  去年4月,上海正式发布了《静安区南京西路后街经济战略规划》。与超大尺度的主干道相比,拥有步行尺度的后街迎来“高光时刻”。“回归街道生活”、“找回久违的日常生活场所”成为新潮流。
  借鉴伦敦、上海等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后街经济”模式,成都成华谋求将其后街优势进一步转化成经济价值。
  对于戏剧爱好者舒宁而言,东郊记忆一直以一个“三小时景区”的印象存在。她常常因一出戏待上三小时,而后马不停蹄地到其他商圈解决晚饭或宵夜。万科天荟破除了这一“魔咒”——它与东郊记忆仅隔一道马路,这里不仅能找到喜爱的餐饮料理,新的剧场和live house还能满足聚集于东郊记忆的各类文艺青年更多消费需求。
  成都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孤岛式”发展是环东郊记忆产业园区的发展痛点,虽有文化品牌,但难以留住人和消费。在新一轮规划中,东郊记忆园区周围将形成三个新的功能组团,借力东郊记忆的功能和特色,打造差异定位、功能复合、相互支撑的文化体验消费新商圈。比如,在即将开街的龙湖天街文化综合体项目中,将建设成都国际剧院,有效拓展区域艺术展演空间,并进一步吸引、整合当地的音乐、艺术等资源,满足群众艺术消费需求。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陆晓文提出了一种“深度消费者”的概念。大型商业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日趋同质化,难以满足“深度消费者”个体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而毛细血管一般的后街则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空间,让不同类型的后街还能为不同圈层的消费者提供圈层化的消费模式。有专家指出,圈层效应还能吸引年轻人离开互联网,到室外消费。
  在成华区,宏观视角看城市格局,“中环商务旅游轴”和“成华大道文化创意轴”沿线,将规划建设具有文化性和亲和力的地标建筑,植入熊猫文化、工业文明等特色元素,打造纵贯南北、横连东西的经济轴、文化轴、景观轴,随之带来的企业项目集聚和产业功能区的规划发展。
  聚焦成华局部,放大“毛细血管”。通过“一街一景一特色”,人流与商流在后街中来回流动,从太古里、猛追湾、东郊记忆、青龙新街口、北湖生态公园到熊猫星球的旅游轴线不断加粗、联通。囤积的消费需求,就如放开闸的水流一般,不断填满作为连接纽带的商业空间。
 
 整合管理让街区成为社区活力之源
 
 当流动性成为城市发展的基本逻辑,由其带来的治理危机愈加不容小觑。在上海徐汇区,一度火爆的酒吧街衡山路抵不过新天地、田子坊等新商圈对流量的争夺,其原因之一正是未能与两端的淮海路和徐家汇形成有效互动。换句话说,管理越有效,流动越畅通。
  尽管“后街经济”在成华提出时间并不算长,但后发优势显然已经形成。在成华,有效规划已经开始介入后街全生命周期发展。据了解,在尚未发布的《成华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草案)》中,管理资源的整合被植入到后街经济当中。以东郊记忆艺术区为例,在该区域内原有的街道办被整合,这被认为能更好推动不同区域之间融合发展。
  而沿着上述“旅游轴线”,商圈+后街的管理整合模式打开了边界。据成华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后街经济已相对成熟的建设路,行政区划的调整,可使建设路的优质资源与功能区更加紧密融合。
  这种“强强联合”的整合方式,将更加聚焦商圈与后街如何有效互动,也使城市开启新格局,构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城市功能体系。
  此外,行政区划调整的另一面是,让社区元素在后街商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比照国际先进经验,纽约的SOHO、台北东区后街主要围绕“社区”的概念规划。曼谷小巷中The Commons为这种理念提供了具象化的操作思路:“建立一个社区,其次才是商场。”
  事实上,成都是一个更适合将社区与商业进行嫁接的“试验场”。国际智库米尔肯研究所亚洲中心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黄华跃曾指出,成都的魅力在于其能提供“理想生活”的范式。成都快工作、慢生活的特色不仅成为其引人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正在渗入其商业发展当中。一个例子是,成都仅书店就有3422家,数量居全国第二。
  在成华后街中,填满了这种能够唤起人们生活情趣的商业载体。在东郊记忆附近的桃蹊路街道上,一家拥有20年历史、流通200万册旧书籍的“毛边书局”去年重新开业;昭觉寺附近,375米长的地勘路被重新打造为“咖啡街”,“馥芮白经济”将在此找到落脚之处——这些充满情怀的业态支撑起了后街经济“体验感”,拉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
  后街的外面是跌宕起伏人生,退回来,则永远是一个沉静温暖的家。这也是成都“后街经济学”的归依。 文/杨弃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