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12月16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10]

从代工巨头到科技巨头 工业富联转型“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

每经记者 欧阳凯 每经编辑 张海妮
  12月13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中国上市公司董秘俱乐部提供智库支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及变量中国联合主办的“大道之行II——去深圳对话好公司”访学团走进了工业富联。在参观完工业互联网展厅、柔性装配作业智能工厂后,工业富联首席数据官刘宗长、富联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蒋益民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胥正川带领的访学团展开了对话。
  在工业领域,“无人化”开始作为企业推动工厂智能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当前企业面临招工难及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降低对工人的需求,提升生产线的柔性化和自动化生产能力,已经成为推动工厂无人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拿工业富联来说,其建有全球瞩目的“关灯工厂”,全称“柔性装配作业智能工厂”,以车间熄灯作业为特征,是指全部生产活动由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生产第一线配有机器人而无需配备工人的工厂。在今年初WEF公布的新一批全球“制造业灯塔工厂”名单中,工业富联凭借深圳龙华的“关灯工厂”,成为唯一入选的亚洲民营制造企业。
  刘宗长介绍,过去十年,富士康做了大量工作,利用自动化技术来代替人的劳动,例如通过无人物流、自动上下料、自动装配等动作简单代替,利用机器视觉代替人工检测等,仅在过去十年就替代了近10万名工人。
  刘宗长表示,公司在无人工厂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无忧工厂,利用传感技术检测设备状态、生产过程状态,做到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发现、预防、预测,使得现场的一些隐患能提前消除,从而创新性地把灯熄灭,让产线工人做到“无忧”。
  “我们十年前在深圳龙华的工厂,大概有30万工人,每天大概生产30万部手机,现在是20万工人,每天大概生产超过100万部手机,也就是说,在过去十年里,我们劳动生产率提升了五倍”。刘宗长进一步说道。
  对此,胥正川提出疑问:不管是关灯工厂还是无人工厂、无忧工厂,是否意味着最后连“工程师”也会下岗?对富士康及工业富联而言,如何在无人工厂和积累多年经验的员工之间进行平衡?
  刘宗长指出,工业富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有“三硬”和“三软”,“三硬”指的是云、网和端;“三软”指的时工业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和工业软件。如果将这两个“三硬、三软”结合起来,就会形成“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新生态,这也是工业富联一直在不断探索的,希望将这些已经探索过的路径结合当地的企业、政府的实践,共同赋能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