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10月08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7]

医药企业遇到科创板 上交所重点关注六大方面

每经记者 张潇尹 每经编辑 张海妮
  科创板开板交易已两月有余,资本市场经历了火热打新,催生不少“百元股”,但热潮过后,也有部分公司经历了股价近乎腰斩的情况。
  而聚焦到生物医药领域,随着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微芯生物在科创板的陆续上市,监管机构在企业申报过程中重点关心哪些方面、医药企业出现的高估值是否合理等问题也引发关注。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来自监管层、投资方及医药企业的代表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去哪上?
 李小加:企业有了更多选择
 
 科创板一经推出,就被称为“中国版的纳斯达克”,加之去年港交所新政允许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赴港股上市,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渠道明显拓宽。
  9月21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的推出意味着企业有了更多选择,“如果一家企业追求的是本土化和接地气,那么在内地上市是非常好的选择;但有些公司觉得自身发展需要高度国际化,想和美国的市场紧密相连,那可能选择去美国上市;如果企业既需要接地气,又需要国际化,那港股市场就是很好的选择。选择一多,就会有更多的企业成长起来,三个市场都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
  中信证券投行委医疗健康组执行总经理张军表示:“现在供企业选择的交易所很多,我觉得这是好事。”张军还强调,市场对科创板的透明性和可持续性不必过分担忧,“我们要扶持科技创新企业,此前有一个基础性短板是缺乏中国的‘纳斯纳克’,所以这个短板要补上去,就不是一个短期行为。我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科创板依然是资本市场主要改革和推进的方向”。
  在兴业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徐佳熹看来,科创板的推出是内地资本市场的重大进步,“在资本市场的选择上,以前很多医药公司远赴重洋到美国去上市。后来慢慢地可以去港股,现在更近一点,可以在内地上市了。尽管我们看到目前申报科创板的项目大多还是有收入、有利润,但也可以看到用第五套标准申报的企业也在慢慢出现,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至少内地资本市场的定价自主性正在慢慢体现出来。”
  不过,徐佳熹进一步表示:“客观地讲,从现在市场对创新药的理解、企业估值的稳定性等方面来说,科创板仍不如纳斯达克和港股。但我相信通过取长补短,这些短板都会慢慢解决。科创板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安永大中华区政府及公共事业部主管合伙人杨淑娟表示,企业选择上市地应重点关注一级市场的筹资能力、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及后续的融资能力,还有各个市场对申报企业的具体上市要求。
 
 如何上?
 上交所:六个方面值得关注
 
 今年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了科创板聚焦的行业,将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中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上交所发行上市服务中心区域主任朱吉炜强调称,上述《实施意见》并不意味着企业只要在相关领域内就能上科创板,若公司产品相对传统,没有核心竞争力,跟不上行业发展趋势,同样与科创板的定位不符。“如果要进一步论证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企业可以翻阅上交所在科创板上市推荐指引中提到的“六个是否”,简而言之就是:是否有自主知识产品核心技术,是否有高效研发体系,是否有研发成果,是否具备竞争优势,技术成果能否转化为经营成果,是否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针对想上科创板的生物医药企业应该注意的问题,朱吉炜分析总结了六点:“一是两票制、4+7大量采购等行业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二是研发费用资本化;三是技术的先进性;四是经销模式的问题,因为其中涉及学术推广费等销售费用,可能会存在商业贿赂的问题;五是未盈利企业的市值判断,尤其是选择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估值要达到40亿元以上,需要去看公司的产品管线等情况,因为其中可能存在风险,当有产品研发失败之后就可能无法支撑其估值;六是股份支付的问题,如果公司本就亏损却还有大量的股份支付,那分摊之后多少会影响未来业绩。”
 
 估值高?
 业内:下判断为时尚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当医药企业遇上科创板,企业的估值问题也引发热议。仅以首家申报科创板上市的原研药企微芯生物为例,其发行价为20.43元/股。但上市首日高开500%,开盘价为125元/股,收盘价为95.31元/股,涨幅达366.52%。
  那么,科创板上市的医药企业一度出现的高估值现象是否合理?作为科创板重点支持的生物医药企业,其估值应该如何评判?对此,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陆潇波认为:“现在去谈科创板(医药企业)的估值,我个人认为还是太早了,目前在科创板上市的创新药企只有微芯生物,价格高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稀缺性,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创新药企的认可和激励。”陆潇波进一步表示:“如果供给端有更多创新药企上市,就有更多可参照的公司,大家的选择就会更多,这时的估值就会相对更合理。”
  那么,生物医药企业如何进行合理估值?博远资本创始合伙人陈鹏辉表示:“我觉得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团队。一个好的团队能让公司具备更强的融资能力,也可以让公司更快发展;二是公司的市场潜力。我们希望一家公司的产品线不仅只面对中国市场,还应具备全球领先的可能性,因为中国市场虽然很大,但同时也受到医保等支付能力的限制,尤其是创新药企,我觉得未来不看全球市场是不太可能的。”
  陆潇波则认为,针对科创板医药企业的估值,以往在A股采取的PE定价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我觉得科创板推出之后最大的改变就在于要认识到,创新药企的产品管线是最具价值的,以前我们创新药企比较少,创新药的获批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现在不一样,(药审制度改革之后)我们药企的销售越来越容易预判,我们现在需要更专业的人去看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以及未来销售收入的现值。所以上科创板的生物医药企业(估值)是否合理,需要一个新的定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