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开放新局:中国自贸区改革创新迈向“深水区”
每经记者 梁宏亮 每经编辑 曾健辉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开启了中国的“自贸区时代”。如今,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年轻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已走过6年的探索征程。
6年来,中国自贸试验区已从1个扩围到18个,并已在“放管服”、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对外开放等领域进入改革“深水区”。
扩围:从“1”到“18”
中国首个自贸区在上海挂牌成立后,2015年4月21日,第二批广东、福建和天津3地自贸区挂牌成立。之后经多次扩容,中国自贸版图目前已形成“1+3+7+1+6”的格局。
从数量上来看,第三批挂牌的自贸试验区最多。2017年4月1日,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和陕西7地自贸试验区同时挂牌,并寻求差异化发展道路。例如,浙江聚焦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四川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陕西强调“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等。
2018年4月13日,海南自贸试验区扬帆起航。待海南自由贸易港建成后,其面积将远超中国香港、新加坡和迪拜,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港。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全岛建设自贸区意味着在开放上将拥有更广阔的空间,而海南在实施离岛免税、离境退税等政策时优势更为明显。
海南“三十而立”的当月,第二批自贸试验区也迎来了三周岁生日。三年窗口期之际,三家自贸区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进一步深化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
天津自贸区的新“方案”中提出,加快设立全国性金融租赁行业社会组织;福建自贸区的“方案”则突出强调了闽台金融合作;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方案则强调了科技金融和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的合作。
不久前,国务院又批复了新设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白明分析,我国沿海省份已全部拥有了自贸区,总体上形成了“沿海无豁口、内陆有重点”的分布格局。
负面清单:从“190”到“37”
“抱歉,又让大家等到(夜里)一点多。”
2014年7月1日,在上海自贸区2014修订版“负面清单”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向在场记者道歉。之所以说“又”,是因为2013版“负面清单”,也是在2013年9月30日凌晨发布的。
鼓励外商投资、实现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应有之义。历年新版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的更新与发布,均牵动着国内外投资者的神经。
自贸试验区的第一份负面清单来自上海自贸区,2013年9月出台,设立之初为190项。2019年的修订进一步缩减了负面清单长度,新推出一批开放措施,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减至37项。
“新版负面清单将为自贸试验区总结经验,先行先试提供指导作用,尤其是为扩容以后的自贸试验区新格局的形成提供制度保障。”白明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如是评价。
改革“深水区”:仍需破解难题
在山东、江苏等新一批自贸区成立之前,7月23日,商务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彼时全国12个自贸试验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的有关情况。
据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副司长袁园介绍,近6年来以国务院发函等方式集中复制推广的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共5批,合计106项。由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总结印发供各地借鉴的“最佳实践案例”共三批,合计43个。各部门自行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53项。“累计来看,自贸试验区形成的202项制度创新成果得以复制推广。”
在202项制度创新成果当中,涉及投资便利化和贸易便利化的试点经验合计达到145项,占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总数的71.8%。
不过,随着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迈入“深水区”,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经过深度调研也关注到:部分自贸试验区仍停留于“微创新”阶段。
“自贸试验区需要继续改的都在深水区、无人区,靠单兵突进很难实现,需要顶层设计、系统集成,中央部委、省级部门、自贸片区协同攻坚。”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管委会副主任张金泉曾向新华社记者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