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9月27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54]

粤水电:激流勇进水电人 砥砺前行主力军

 “回顾2018年的点点滴滴,写满了粤水电人激流勇进的奋斗豪情和披荆斩棘的责任担当。它充满力量,也充满温暖,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今年年初,在给2019年的新年致辞中,粤水电(002060,SZ)董事长、党委书记谢彦辉如是说道。
  寥寥数语,也可以说是粤水电多年来的真实写照。这家打着“水电”招牌的企业,自成立以来不断壮大发展,至今早已不局限于“水电”业务,粤水电主营业务包括水利水电及轨道交通等工程建设、清洁能源(水力、风力、光伏)发电业务等,正着力打造“一专多能”的综合建设实力和“投、融、建、管、营”全产业链,努力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程建设综合服务运营商。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粤水电从规模较小的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成长为颇具规模的一家上市公司,其高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是新中国在成立的70年时间里,由一穷二白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方方面面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70年来,新中国在能源生产上,由基础薄弱、生产不足,一跃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在能源结构上,从几乎仅有原煤出发,持续大幅优化改善,清洁低碳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今基本形成了煤、油、气、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同时,通过大规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今的中国,水利工程规模和数量跃居世界前列:全国各类水库从1200多座增加到近10万座,总库容从20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近9000亿立方米;此外,中国跨度、中国高度、中国速度,诉说着新中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历程。港珠澳大桥、C919、中国高铁,一项项交通运输辉煌成就涌现,编织起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希望版图。
  这些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成果,当然,其中也不乏粤水电人的身影。
 
 水利水电:承建省内绝大多数重点大型工程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里,中国经济有了巨大的进步,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也成就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水利兴则天下定、百业旺、人心稳。70年来,水利建设者们见证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见证了国家的欣欣向荣。
  中国水利报报道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供水总量只有1031亿立方米。但70年来,我国实施了大规模水资源开发利用,建成水库近10万座,形成9035亿立方米总库容,2018年全国供水总量超过6000亿立方米,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近5倍,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的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仅为36万千瓦和18亿千瓦时。到1978年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增长至1867万千瓦、496亿千瓦时。然而截至2018年,我国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已分别超过3.52亿千瓦和1.2万亿千瓦时,均占到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身处改革前沿的广东,同样离不开水利建设的基础支撑,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水利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全省电厂总装机容量仅350万kW,年供电不足160亿kWh,人均电力在全国平均线以下。但到了2016年初,广东总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成为继内蒙古之后,全国第二个装机容量过亿的省份。2018年,广东省又成为全国首个用电量突破6000亿千瓦时的省份。以广东省2018年常住人口1亿来计算,广东省人均用电量达6000千瓦时,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粤水电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承建了广东省绝大多数重点大型水利项目主体水电工程,其中包括流溪河水电站、乳源南水水库、河源新丰江水电站(万绿湖水库)、枫树坝水电站、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潮州供水枢纽工程、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鉴江水利供水枢纽工程等;同时,在全国范围承建了南水北调中易水工程,四川大渡河沙湾水电站、嘉陵江凤仪航电枢纽、岷江汉阳航电枢纽,云南红河南沙水电站、马堵山水电站,新疆引额济乌500水库、三个泉倒虹吸工程,黑龙江干流治理、松花江干流治理等。目前,粤水电正在全力推进建设国家及广东省的重点工程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垦造水田项目等。
  早在20多年前,粤水电就提出走出“两门”战略,奉行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占一片市场的经营理念,前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承建了大小工程320多项,金额300余亿元。目前,全国水利172项重点工程中,粤水电承建或参建的项目就有18项。同时,粤水电积极迈出国门,在越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建多个水电站项目。
  粤水电多次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中国市政金杯示范”等重要奖项,具有良好的市场信誉。
  实际上,工程建设方面的业务一向是粤水电的“业绩担当”。
  查询其历年年报可以发现,多年来,粤水电工程施工营业收入占比均在85%以上,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分别为56.57亿元、71.66亿元以及42.04亿元,此外,清洁能源发电、风电塔筒等钢结构制造则是粤水电第二、第三大营收来源。
 
 轨道交通:广州地铁首批参建施工单位
 
 不得不提的是,粤水电同时也是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主力军之一。
  粤水电承建了连接广州、东莞和深圳的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工程,连接广州南沙新区万顷沙枢纽,番禺区的番禺广场、广州南站地区和荔湾区的白鹅潭地区的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二号线工程、连接广州火车站至嘉禾望岗的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二期工程、连接广州南站至白云机场段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等轨道交通项目,连接广州文化公园至白云湖段的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工程,连接嘉禾望岗到从化东风站的十四号线一期工程,连接十四号线主线新和站至镇龙站的广州地铁十四号线知识城支线工程等等。
  实际上,在轨道交通业务上,粤水电是首批参建广州地铁、珠三角轨道交通的施工单位,历经了广州市、珠三角轨道交通建设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也参与了南昌、武汉、无锡等地的地铁建设。今年上半年,粤水电还成功参与承接了东莞市轨道交通1号线。
  目前粤水电拥有18台盾构机,轨道交通施工技术先进、经验丰富,工程质量优良,且具有轨道交通施工技术的研发优势,获得“一种软弱地层的盾构始发方法”、“一种隧道盾构机注浆填仓换刀方法”等100多项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能够很好的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粤水电在轨道交通施工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有赖于多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的蓬勃发展。
  8月中旬,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交通运输铺就强国枢纽通途 邮电通信助力创新经济航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密集成网、综合运输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的70年;是交通运输业不断深化改革、向交通强国目标坚实迈进的70年。
 
 清洁能源:多地布局有序发展
 
 除了水利水电工程、轨道交通工程,粤水电也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其近年来清洁能源业务有序发展,从西部戈壁到东南沿海,均可以找到“粤水电”的风电、光伏项目。
  2006年,粤水电探索多元化转型发展,正式进军清洁能源发电市场,立足本省,积极开拓省外市场,先后在广东、新疆、甘肃、海南、湖南、山东、西藏进行清洁能源发电投资。截至今年半年报披露,粤水电累计已投产发电的清洁能源项目总装机1052.33MW,其中水力发电213MW,风力发电413MW,光伏发电426.33MW。
  众所周知,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能源生产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经过7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生产逐步由弱到强,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一跃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
  但与此同时,进入新世纪后,资源制约日益加剧、生态环境约束凸显,因此,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
  煤炭、石油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水电、风电资源可重复使用并且不造成污染,大力发展水电、风电等再生能源及余热发电等新能源来缓解能源压力已成为我国能源政策的重点。
  近年来,我国能源结构持续大幅优化改善,清洁低碳化进程不断加快。报告指出,“十一五”以来,我国能源生产发生巨大变革,发展动力由传统能源加速向新能源转变,能源结构由原煤为主加速向多元化、清洁化转变。
  其中,天然气、水电、核电、新能源(风电、太阳能及其他能源)等清洁能源加速发展,占比不断提高: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9.5%,占比提高2.6个百分点;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产量年均增长10.2%,占比提高9.6个百分点。
  今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要加快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大湾区经粤东西北至周边省区的综合运输通道,构筑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快速交通网络,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对澳门第四供水管道及一批用水水源地建设,完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海堤达标加固、珠江干支流河道崩岸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粤水电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努力争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挥别过去,粤水电人表示,未来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粤水电发展新局面”,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每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