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4月12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12]

3月银行理财收益率4.22% 已连跌超一年

每经记者 李玉雯 每经编辑 姚祥云
  刚过去的3月份,银行理财收益率再次迎来下跌。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3月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22%,较上期下降0.04个百分点。
  去年至今,银行理财收益率似乎难以摆脱下行通道。2018年2月,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达到4.88%,自那之后便一直延续下跌趋势,截至今年3月,已连续下跌13个月。
 
 3月收益率跌至4.22%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3月份393家银行共发行了9226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发行银行减少10家,产品发行量增加1934款。
  从发行机构来看,3月份国有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外资行分别发行理财产品1820款、1301款、3210款、2554款、341款,相较上月分别增加399款、365款、700款、356款、114款,发行量占比则分别为19.73%、14.10%、34.79%、27.68%、3.70%。
  其中,国有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外资行发行保本型理财产品分别为220款、477款、836款、989款、220款;发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分别为1600款、824款、2374款、1565款、121款。
  从区域来看,普益标准监测的31个省份,3月份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则是环比下降;24个省份的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7个省份的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则是环比下降。
  实际上,去年至今,银行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值出现在2018年2月,达到4.88%,之后便步入下行通道,截至今年3月,这一数据已降至4.22%,较上期再度下降0.04个百分点。
  普益标准研究员余新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银行理财收益持续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资金面总体宽裕,供求关系作用下资金价格下跌,底层资产收益的下滑反映到产品收益层面的下滑;二是新的监管环境对产品刚兑、投资管理(降杠杆、禁资金池、久期管理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过去依靠刚性兑付维持高收益的局面难以为继,而投资管理端的规范化也使得投资收益面临下滑的压力。余新月同时提到,在资金面维持“合理充裕”基调不变,产品管理规范化趋势不变的背景下,预计银行理财价格将延续下跌趋势,但短期内跌破4%的可能性亦不大。
 
 短期封闭式产品将谢幕
 
 不久之前,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与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8年)》(以下简称《年报》)。《年报》显示,2018年,新发行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161天,同比增加约20天。
  另外,期限在3个月(含)以下的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为0.66万亿元,不足4月末“资管新规”发布时规模的一半,占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的3%,较4月末6.17%的占比下降3.17个百分点。
  “封闭式产品长期化,一是在严监管下产品规范管理的基本要求,二是银行为提高产品收益而拉长产品期限的一种策略”,余新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余新月还表示,资管新规要求,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期限不得低于90天,产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非标类资产的,非标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在新规背景下,90天以下的短期封闭式产品退出历史舞台。同时,银行有投资于非标资产以增厚产品收益的需求,为防范期限错配,对接此类资产的产品期限普遍拉长,以适应资产到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