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12月17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4]

粮食安全无虞 大国仍须重稷

每经记者 陈旭
  12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全年粮食产量的公告。
  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5789万吨(13158亿斤),比2017年减少371万吨(74亿斤),下降0.6%。其中谷物产量61019万吨(12204亿斤),比2017年减少502万吨(100亿斤),下降0.8%。
  此前在2004年~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12连增”,到2015年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6.2亿吨(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对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数据的修正结果,2015年的最新数据被修正为6.6亿吨)。
  可以说,中国40年来高速发展实现的经济奇迹,既有改革开放这一根本性的动力,也有加入世贸组织这样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也与粮食的长期稳定丰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基本的逻辑就在于,“12连丰”为我国居民的“粮袋子”和“菜篮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稳定的农作物产量为保证物价基本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从2016年之后,我国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两年出现下降,其中2017年比2016年减少1861万亩;2018年又比2017年减少1428万亩,下降0.8%。
  今年7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夏粮产量数据的公告,显示今年夏粮产量13872万吨,同比去年的14178万吨,降幅2.2%。尽管国家统计局解读夏粮生产情况时表示,该数据仍属于较好的收成,但在我国粮食进口逐年增加的背景下,此时重提粮食安全并不完全是杞人忧天。
  对拥有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而言,粮食安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如此高的关注。
  从“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到“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再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到“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在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历史中,中国一直是极其重农的大国,先民甚至把代表谷物的“稷”和代表土地的“社”组合在一起,认为这是天下安危系于一身的两大支柱之一。
  就在上个月,笔者曾到埃及作了历时10天的旅游,这个90%领土都被沙漠所覆盖的国度,却因为依傍着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并利用千百年来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的肥沃土壤,孕育出全球最古老的农耕传统,也由此成就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
  然而,踏足这片国土,笔者切身的观感却与想象中的繁忙农耕景象相去甚远。陪同我们的导游拉姆齐是个年仅28岁的90后,可这位在开罗都会区长大的青年皮肤白皙,在艳阳之下同样会戴着宽檐帽、大墨镜,系着围巾,还涂抹着厚厚的防晒霜,以至于走在中南部小城的街道上,他与当地皮肤黝黑的居民显得那么不同,似乎倒更像一个外国来的游客。据拉姆齐介绍,如今不光埃及北部都市化集中区域的年轻人很少从事农业生产,连南部农牧区长大的孩子也大量进入北部打工,这同我国老年人留守农村的现象有些相似。
  这样的变化对埃及的粮食生产当然会带来巨大影响。在近代以前,埃及一度还是农业大国,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粮食自给率从80%左右不断下降,到80年代中期已经不足50%,成为粮食净进口大国。这也造成近些年来埃及粮食价格不断上涨,不利于民生的改善。
  对于同样是文明古国的中国来说,情况当然完全不同。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一直维持着相当高的水平。按照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2015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53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3公斤。尤其是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自给率均超过了98%,依靠国内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底气是很充足的。
  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中国虽然是全球耕地大国,但同样也是人口大国,因此人均耕地面积只有约1.4亩,仅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5.5亩的四分之一,更只有美国的12.8%。在中国部分省市,人均耕地面积甚至已经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
  我国人均耕地资源的匮乏,始终是制约我国粮食增产的一个瓶颈。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长三角、珠三角等鱼米之乡脱离小农生产方式,成长为一个又一个乡镇工业基地,也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百强县、百强乡镇,但传统的良田资源也被大量消耗。
  在今天,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像杂交水稻这样的产品大量涌现,已经使我们几乎不用再为能否吃饱而操心。但与此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使国内居民对乳品、肉类、蔬菜瓜果和油脂等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这同样可能占用大量的田地,甚至是宝贵的耕地资源。
  就以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大豆为例,近年来中国大豆需求量逐年增加,约90%的需求量依赖进口。有学者计算,如果上述产品要全部转向国内生产,仅仅是2017年我国进口的9553万吨大豆,按照大豆亩产500斤左右的水平计算,就需要占用超过3.8亿亩耕地。事实上,这还是按照国外转基因大豆较高的产量水平测算出来的,如果按照国内非转基因大豆不到300斤的亩产水平来说,需要的耕地则更多。这对需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中国而言,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使命。
  在经济发展与转型过程中,包括农村在内的任何地区、包括农民在内的任何居民,都有追求财富、追求现代化的权利,因此不能单方面限制农民想要寻求向工业、向服务业转型的这种愿望。
  但在这一过程中,18亿亩的耕地红线必须坚守,为此国家曾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旨在既能保护耕地资源,又能满足农民追求产业转型的需求。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从法国、美国等多个农业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通过政策性补贴反哺农业,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办法。
  除了依靠加强耕地保护来扎牢粮食安全的篱笆以外,农业科技也是未来确保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利器。从高产杂交水稻、到海水种稻取得的非凡成就都可以看出,未来只有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才是确保粮食安全的终极手段。
  在小说《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曾借林黛玉笔下写出“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这样的诗句。但其时林黛玉还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未成年人,而且是自幼生长在官宦人家的贵族小姐,因此对柴米油盐这样的民生话题想来并无太大的感触。
  而今我们虽然躬逢盛世,但同样需要居安思危——只有对粮食安全提起12万分的警惕,才能保得住“民以食为天”的安稳,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
  视觉中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