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12月17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1]

代工模式酿苦果 同仁堂再现问题蜂蜜

实习记者 滑昂 每经记者 岳琦 每经编辑 贾运可
  在被媒体曝光代工厂疑似违规处理退货蜂蜜和篡改成品蜂蜜生产日期后,同仁堂(600085,SH)12月16日晚发布公告,承认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蜂业)在委托代工厂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城金蜂)生产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和失察的责任,但表示产品未流入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同仁堂”品牌蜂蜜第一次出现疑似质量问题。2016年,“同仁堂”品牌某批次的一款麦卢卡蜂蜜曾被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测出糖浆,疑似造假。而当时那款蜂蜜同样不是同仁堂集团体系下企业自产,而是进口自新西兰合作方。
  有从事食品安全方面研究的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食品OEM模式下(定牌生产合作,俗称“代工”)品牌方应加强监管,因产品生产没能全程控制在委托方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漏洞。代工方利润通常比较薄弱,更需要加强监管。
 
 被曝疑似“以旧充新”
 
 12月15日晚,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在新浪微博发布视频,曝光同仁堂蜂蜜的委托生产商盐城金蜂,在生产同仁堂蜂蜜时存在大量违规行为。
  视频中,盐城金蜂回收了大量过期、临近过期蜂蜜统一倒进大桶,其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倒蜜”将被退给蜂农喂蜜蜂,但实际上这些回收蜂蜜被送进了工厂的原料库。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已发现盐城金蜂多次类似操作,该公司此前还曾出现篡改同仁堂蜂蜜生产日期的行为。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开展对过期蜂蜜的去向和用途的进一步调查,北京市大兴区食药监管部门也前往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开展调查。
  12月16日上午,同仁堂蜂业在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声明称,公司与盐城金蜂签订了退货处理的相关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从退货中“清理的蜂蜜只可用于养蜂基地进行喂养蜜蜂,不得做除此以外的任何用途”。目前,尚未发现回收蜂蜜进入生产用原料库的情形。对于报道中提及的更改标签日期的行为,公司表示系在不同生产地址的标签转换时,对标签的管理和使用出现差错,所涉产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场。
  当日晚间,同仁堂也在公告中表示,同仁堂蜂业在委托生产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和失察的责任。其关于媒体报道的表述,与同仁堂蜂业一致。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同仁堂”品牌蜂蜜第一次被曝出疑似存在质量问题。
  2016年,同仁堂某批次的一款麦卢卡蜂蜜曾被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测出糖浆。但目前,仅有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官网还存有同仁堂麦卢卡蜂蜜的产品介绍,各大电商平台已无此款产品的购买链接。
 
 代工模式存安全漏洞
 
 在同仁堂12月16日发布的公告中,公司表示涉事企业盐城金蜂为公司控股单位同仁堂蜂业食品蜂蜜的受托加工生产单位。
  截至发稿,记者注意到,16日上午各大电商平台还在售卖的由盐城金蜂代工的同仁堂蜂蜜产品,已经悉数下架。
  在天猫平台,此前售卖由盐城金蜂代工同仁堂蜂蜜产品的“同仁堂官方旗舰店”中,仍在售卖的产品只剩由北京同仁堂蜂产品(江山)有限公司出品的瓶装蜂蜜,该系列蜂蜜的实际生产地为浙江省衢州市。天眼查显示,北京同仁堂蜂产品(江山)有限公司的股东为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健康)。
  另一天猫店铺“同仁堂食品旗舰店”中,在售卖的蜂蜜产品均为北京同仁堂通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经销商为同仁堂科技(01666,HK)。但该系列蜂蜜产品的实际生产厂家为北京东兴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兴堂),该企业与同仁堂集团旗下任何一家公司不具有股权关系,是一家代工厂。但天眼查显示,东兴堂法定代表人与北京同仁堂吉林参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均为一位名为“贾海涛”的人。
  一位从事食品安全方面研究的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食品OEM模式,因产品生产没能全程控制在委托方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漏洞。他认为,企业在追逐利润方面,存在降低生产质量的可能。
  “合同只是一方面,日常方面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上述专家表示,代工方生产要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其次委托方更需要加强管理,“它(委托方)要对品牌负责任,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