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11月12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10]

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全市绿色信贷规模占比达15%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姚祥云
  绿色金融旨在充分发挥资金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引领作用,充分运用金融手段,对绿色发展的项目、企业予以激励,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和企业予以约束,促进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增长。
  日前,在主题为“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首都绿色金融中心建设”的2018北京绿色金融国际论坛上,北京市副市长殷勇透露了北京发展绿色金融的未来计划。
  他提出,将积极运用融资担保、财政贴息等政策工具,引导、激励金融机构更多投向绿色产业;支持各类绿色投资基金发展,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企业;在重点领域积极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完善对高污染领域的限制性金融政策。
  他还提出,积极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绿色金融发展经验,积极推动中英经济财经对话相关绿色金融议题的成果在京率先落地实施。
 
 北京绿色信贷超9800亿
 
 殷勇披露了北京绿色金融相关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北京市绿色信贷的规模超过了9800亿元人民币,占全部信贷的比重达到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居全国首位。
  从社会基础看,绿色低碳正成为北京人的生活方式。首都人民身体力行传播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2017年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的比例达到72%,殷勇预计今年还将提高一个百分点。
  殷勇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北京PM2.5的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50微克,比去年同期下降17%,创有监测记录以来同期历史最低值。北京的绿植覆盖率在40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是16%,如今是61%。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城市生活的广泛共识。
  基于以上考虑,在今年7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北京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重要举措的行动计划》中,正式提出北京要在城市副中心争取设立国际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进一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工具,积极引进绿色投资机构,着力打造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打造一个没有城市病的副中心,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探索和积累经验。
 
 将完善绿色金融发展体制
 
 殷勇认为,发展绿色金融、建设绿色金融中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统筹谋划,“我们将在人民银行和各监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着力培育和建设绿色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他说。
  北京将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处理好政策激励与商业可持续的关系,处理好强制约束和自愿原则的关系,处理好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的关系,积极运用融资担保、财政贴息等政策工具,引导、激励金融机构更多投向绿色产业。支持各类绿色投资基金发展,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企业。在重点领域积极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完善对高污染领域的限制性金融政策。
  此外,北京将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发展的营商环境。在今年8月份国务院组织的全国首次营商环境评价中,北京市在全国排名第一,已经成为中国营商环境最佳的城市。在刚刚公布的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中的排名,从上期的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一次性提升了32位。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选取了中国两个样本城市,北京就是其中之一。
  殷勇提出,还将落实北京优化营商环境新的三年行动计划,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简化投资审批手续,落实好支持民营经济的措施,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使绿色金融项目更多落地,加快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制定并在京率先实施国际统一的绿色标准,强化北京网络节点和信息枢纽的作用,积极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绿色金融发展经验,积极推动中英经济财经对话相关绿色金融议题的成果在京率先落地实施,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伦敦金融城深化绿色金融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