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8月23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8]

滨江集团:上半年销售额、营收再创新高 资金充沛加速布局杭州

 8月24日,滨江集团在上海拿下的首个项目——位于宝山区大场镇的滨江公园壹号即将迎来开盘。此时,距离其摘下该地块将近3年时间。据悉,该项目开盘均价约5.3万元/平方米,推出734套房源,而认筹首日,即已吸引超千人客户到访。愿意花时间对产品品质进行精雕细琢,这正是滨江集团的风格。
  一直以来,滨江并不刻意强调高周转,认为只有精雕细琢,才能做出品质和口碑,才能赢得客户信赖、行业尊重和市场地位。
  8月21日,滨江集团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滨江集团实现销售额405.5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营业收入95.5亿元,同比增长92.3%。销售额和营业收入再创新高。
  下半年一贯是房企推盘的高峰期,按照滨江集团目前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随着上海滨江公园壹号等高货值项目的入市,今年滨江集团将大概率完成千亿元的销售目标。
 
 财务稳健销售同比增长超八成
 
 与多数龙头房企一样,滨江集团在销售额方面再创新高。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滨江集团实现合约销售金额405.5亿元 ,同比增长81%。而去年全年,滨江集团合约销售金额为615亿元。克而瑞2018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显示,滨江集团名列第32位,较2017年全年上升2个位次。
  在销售额再创新高的同时,滨江集团的营业收入也大幅增长。上半年,滨江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5.5亿元,同比增长92.3%。分行业看,房地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4.8亿元,占比99.3%;酒店业实现营业收入0.7亿元,占比0.7%。房地产业仍然是滨江集团的支柱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滨江集团近两年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的代建代销业务,上半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上半年,滨江集团的代建代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58.8%,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达到4.3%。
  据了解,近年来,滨江集团通过代建业务收取销售额4%~6%管理费的同时,向外输出品牌和管理,进而扩大销售规模、提升行业地位。此前,滨江集团曾将其定位为“与房地产开发业务并行”。滨江集团2017年年报也显示,其在当年确认管理收入4亿元。
  滨江集团在2018年半年报中也指出,滨江的项目与周边项目相比,在售价上普遍较周边项目有10%以上的溢价,二手房的溢价率甚至在20%以上,这正是其品牌和口碑受市场认可的表现。
  通过代建代销输出品牌和管理,在拓展滨江品牌知名度的同时,无疑将对增加其收入和利润起到积极作用。
  品牌的认可度,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利润率。毛利率方面,上半年滨江集团房地产业务的毛利率达到27.5%,虽较去年同期有小幅下滑,但这一毛利率水平在龙头房企内部仍处于高位。而分区域看,杭州地区的毛利率最高,达到28.7%。
  不过,在销售金额和营业收入均创新高的同时,上半年滨江集团的归母净利润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滨江集团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5.4亿元,同比下滑20.3%。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同期滨江集团虽然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6.8亿元,但却通过处置旗下滨江物业给大股东实现2.58亿元的投资收益。
  此外,在财务稳健性指标方面,截至期末,滨江集团资产负债率同比上升7.8个百分点,至77.2%,但这一负债率水平仍明显低于行业龙头企业;有息负债占净资产的比率为1.35,扣除货币资金的有息负债占净资产的比率为0.73,仍处于行业较低水平;持有货币资金91.6亿元,远高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的16.9亿元。
 
 深耕浙江半年新增土储290万平方米
 
 滨江集团前身于1992年成立于杭州,后于1996年由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而来,并于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名副其实的老牌浙系房企。
  作为杭州本土房企的滨江集团,杭州在滨江集团的战略版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滨江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5.5亿元,同比增长92.3%。其中,仅杭州一个城市就贡献了85.2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7.6%,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达到89%,较去年同期91%的营收占比小幅下滑2个百分点。
  做大规模,土地是粮食,决定着企业未来增长空间。在销售额和营业收入大幅上涨的同时,特别是以杭州为代表的热点二线城市楼市走强的背景下,滨江集团也自然而然地加大了拿地扩张规模的步伐。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滨江集团新增土地储备总规划建筑面积290万平方米,已远远超过去年全年220万平方米的新增规划建筑面积。
  而在杭州市场,仅上半年滨江集团就通过公开市场竞拍或股权收购等方式,新增项目8个,而去年全年,滨江集团在杭州也只拿下9个项目。
  此外,据悉,目前滨江集团在杭州当地还有多个旧改、合作和代建项目正在洽谈之中,一旦这些项目落地,将进一步夯实滨江集团在杭州的市场地位。
  可以看出,滨江集团在土储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对大本营杭州格外重视。而杭州楼市的成交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滨江集团深耕杭州的合理性。
  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7年,杭州商品住宅成交面积、成交金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21.4%,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虽然在一系列调控政策下,杭州商品住宅成交量下滑19.5%,但月均成交面积达到95.2万平方米。而进入2018年,杭州在1月份商品住宅实现126万平方米的成交量后,月成交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前5个月,杭州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量约84万平方米。
  而在库存端,至5月末,杭州商品住宅库存仅有262万平方米,环比下滑3%、同比下滑49%。这意味着杭州商品住宅的去化周期仅约2.9个月。
  此外,多位市场分析人士也表示,随着以阿里巴巴等企业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临近,杭州地铁、道路等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城中村改造的推进,杭州的城市面貌将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将显著提升,并将在较长时期内始终保持着经济活力,以及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这也将有力支撑杭州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此前曾表示,作为杭州本土房企的领头雁,滨江将采取“聚焦杭州、深耕浙江、辐射华东,关注大湾区、中西部、京津冀重点城市”的“雁型布局”策略,将杭州作为滨江的主战场。
  按照戚金兴的规划,滨江集团今年将力争在杭州实现300亿元的销售目标,在5个重点城市各实现60亿元销售额,在10个富裕县市各实现30亿元销售额,进而实现千亿目标。
  而随着杭州正逐渐兑现互联网经济以及亚运会的利好,滨江集团的土地储备的价值也将逐渐放大。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滨江集团将大概率实现千亿目标。
 
 频频增持对未来发展信心
 
 今年6月9日,滨江集团曾发布一则《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票计划实施完成的公告》,公告称,至6月8日,控股股东“滨江控股”关于增持公司股份的计划已经实施完毕。据悉,去年6月,滨江集团曾发布公告称,滨江控股将计划在12个月内择机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5亿元。
  据了解,在该计划实施期间,滨江控股采用集合竞价方式共增持公司股份约6819万股,增持金额约5.01亿元,增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1915%。以此测算,滨江控股增持成本约7.33元/股。
  一般来说,控股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主要出于几种因素:一种是基于对控股权的考虑;一种是基于市值维护的目的;一种是股价被低估,基于价值的重新认识而进行的长期投资。
  不过,滨江控股在增持前,在公司内已牢牢占据控股地位。因此,其前后斥资5亿元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更多是基于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价值的认可的考虑。
  实际上,从近半年来滨江集团在低成本融资、斥巨资拿地等方面的动作,能看出滨江集团的这种信心。
  3月份,滨江集团成功发行21.8亿元的中票,利率仅为6.4%。在资金成本走高的大背景下,滨江集团能低成本获得超过20亿元的融资,正是市场对其财务稳健的认可。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滨江集团共申请银行授信总额度469.48亿元,期末授信额度已使用110.83亿元,剩余信用额度358.65亿元。负债率为77.2%,在行业内处于低位,还有一定的加杠杆空间。同时,滨江集团还按时偿还银行贷款33.89亿元。而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此前也将公司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维持在AA+,评级展望为稳定。
  在大手笔融资的同时,滨江集团在土地市场也在斥巨资拿地。
  上半年,滨江集团新增土地储备总规划建筑面积约290万平方米,已远超去年全年220万平方米的新增规划建筑面积。当然,在调控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各房企比拼的不是谁拿的地多,而是谁拿的地风险更低。
  上半年,滨江集团新增土地储备总规划建筑面积约290万平方米,平均楼面价1.38万元/平方米,预估平均售价2.86万元/平方米。在土地分布上,不仅有杭州这类热点二线城市,还有嘉兴、湖州等环沪都市圈。
  可以说,以滨江集团的口碑和品牌影响力,其土地虽然“拿得多”,但拿的地好、拿的地便宜,成本完全可控。
  4个月前,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表示,滨江的品牌好不好,能从四个指标得出结论:一是一手房去化比别人快,溢价率在10%以上;二是滨江二手房价格涨幅比周边二手房涨幅高10%以上,有时甚至能达到20%;三是滨江二十年来与行业前20名的房企几乎都有合作,行业内对滨江的认可度是很高的;四是滨江的房子交付后几乎零投诉,这在业内是少有的。
  而在戚金兴眼中,在绿城归入央企后,滨江要当仁不让地努力成为杭州楼市“一哥”,目标是在杭州做到品牌第一、规模第一、销售第一。
  从滨江集团半年报的主要指标来看,戚金兴和滨江的自信,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