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引发并购“后遗症” 民营体检行业存在高商誉等难题
每经记者 吴泽鹏 每经编辑 胥 帅
2015年的资本市场,民营体检行业发生了两件大事,这甚至改变了整个行业格局。
一是美年大健康启动A股借壳上市程序,二是爱康国宾决定私有化。美年大健康后来成功借壳,并购慈铭体检,逐步走到今天成为行业龙头;爱康国宾扛着“中国体检第一股”的大旗,在私有化的路上一走就是三年。至于瑞慈医疗,最终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它们的股票简称及代码分别是美年健康(002044,SZ)、爱康国宾(NASDAQ:KANG)、瑞慈医疗(01526,HK)。
至此,三家行业龙头分别雄踞一方,国内体检行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之后,三家公司在行业内大举兼并收购,但同时也为公司以后发展埋下了隐患。
目前来看,美年健康其超过700亿元的市值、超过60亿元的年度营收,领先了爱康国宾及瑞慈医疗不止一个段位,但其巨大体量身上,也背负了40亿元商誉的沉重包袱;瑞慈医疗的收购结果则是资产负债率的高居不下;远征大洋彼岸的爱康国宾,一直偏居江东。
体检连锁机构的资本之路
2003年的“非典”之后,体检行业迎来了风口,从这一年开始,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体检的重要性,也让很多资本看到了体检行业的机会。
最早出发的慈铭体检曾是一枝独秀,也最早冲击资本市场。2012年开始,慈铭体检尝试A股独立IPO并获得批文。
在慈铭体检谋划IPO之时,美年健康则在筹谋着兼并。2011年11月,分布在上海、北京等8家城市共拥有13家体检中心的美年健康(当时仍名为美年产业),与在沈阳、哈尔滨等14座城市共有18家体检中心的沈阳大健康合并,后正式更名为美年大健康。
不过,慈铭体检的独立IPO未能完成“临门一脚”,在2014年1月宣布暂缓。
与此同时,慈铭体检IPO折戟3个月后,爱康国宾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再过3个月,瑞慈医疗成立,后来选择在港股上市。
慈铭体检、爱康国宾及美年大健康是最开始的“三足鼎立”。2015年8月,美年健康借壳江苏三友上市,同时也通过交易安排锁定了慈铭体检的控制权,并最终将后者纳入麾下。
在美年健康借壳上市的同时,远征太平洋东海岸的爱康国宾,也有了“还乡”之意,2015年8月,爱康国宾决定推进私有化,谋求回归A股,彼时距离其登陆纳斯达克仅有18个月。
需留意并购“后遗症”
在收购慈铭体检后,美年健康确立了体检连锁机构“一哥”之位。
其2017年年报披露,截至2017年底,公司覆盖32个省市自治区、215个核心城市,现已布局400余家体检中心。
行业第二的爱康国宾,截至2018年3月底则拥有110家体检中心;瑞慈医疗在其2017年年报中则披露,目前共拥有44家体检中心,其中30家投入运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整理发现,自上市前,美年健康便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先收购深圳瑞格尔等小型体检机构,迅速进入当地市场。
借壳上市后,美年健康更是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完成了多笔收购。
其中包括收购亳州市汇畅健优医疗服务有限公司等14家公司、收购德阳美年大健康体检医院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收购美因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大象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等。
美年健康相关人士对记者称,目前,公司旗下拥有“美年大健康”、“慈铭”、“美兆”、“奥亚”四大品牌,定位各有不同,其中“美年大健康”和“慈铭体检”定位于服务大众健康体检的专业连锁品牌。
美年健康也借此实现了业绩大增长,对比可见,上市前3年(2012年~2014年),美年健康营收分别为6.3亿元、9.78亿元、14.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017.85万元、4524.59万元、1.46亿元;上市后3年(2015年~2017年)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1.01亿元、43.14亿元、62.3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4.52亿元、6.14亿元。
与此同时,美年健康的商誉也水涨船高。记者注意到,截至2017年年底,该公司商誉40.4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2.42%;这一数据在2016年年报中披露时仅为7.1亿元。
美年健康在2017年年报中披露,其中因收购慈铭体检产生的商誉为29.66亿元。
至于瑞慈医疗,其2014年~2017年营业收入则分别是5.98亿元、8.03亿元、9.35亿元以及10.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瑞慈医疗背上了负债的包袱。其2017年度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按照合约未贴现款项计算,于2017年12月31日的金融负债为人民币9.28亿元(2016年:人民币4.95亿元),瑞慈医疗称,2017年增加流动负债以满足对新体检中心和专科医院的建设投入的需要。
此外,记者统计还发现,在瑞慈医疗高达10.42亿元的流动负债中,一年内到期借贷为5.79亿元。此外,还有3.77亿元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而其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96亿元,存货、受限制现金类易于变现的流动资产合计约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