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4月26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11]

一群街头艺人“弹”出城市温度的“新气质”

每经记者 谢孟欢 每经编辑 赵 桥
  写歌、练歌、彩排,这几天,参加成都街头艺人招募的黄克和他的团队十分繁忙,4月16日,“成都街头艺人招募”的消息发出,点燃了“黄克们”的音乐梦想。
  “舞台没有大小之分,街头表演是展示自己的重要平台。”黄克说,他看到的是这座城市的包容,以及城市对街头艺人的“温度”。
  “在很多城市做街头表演,不被赶就很不错了,更别说专门招募、定点表演了。”黄克告诉记者,留在成都是对的。
  正如中青报评论所说,“一座真正有文化自信和文化智慧的城市,一定会正视街头艺人的存在。”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而成都,正在以“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从细微之处,释放着她的“自信”和“温度”。
  
 音乐造梦的新机会
 
 当联系到黄克采访时,他所在的“胖达奥普拉(panda opera)街头艺术家社群”正在为参加“成都街头艺人招募”的复试紧张地排练着,等了一下午,他才腾出时间来和记者聊了聊。
  “街头艺人可以持证上岗,可以说给了我追寻音乐的又一次机会。”说到成都本次对街头艺人招募的活动,他告诉记者,“以前街头艺人的路大家都走得很坎坷。”
  这种坎坷,不仅来自于家人的不理解,更多的是似乎大家对街头艺人的看法带着“有色眼镜”,总是将街头艺人定位为卖艺的,甚至是乞讨人员,“那不就是街边卖唱的嘛”。这种刻板印象一直存在于众人的心中。
  谈起街头表演,另一位街头艺人小刘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街边表演不是为了挣钱,更多的是对音乐的热爱。”但街头表演不能固定化,是他们最大的困扰,“最怕的就是被赶来赶去。”
  成都此次公开招募街头艺人、允许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对于街头艺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福音。
  按照规定,持证的街头艺人将在成都30个街头艺术表演试点开展表演活动。街头艺人除了自己表演的成本开销外,不需要支付包括场地费在内的任何费用,还可以用打开的琴盒乃至二维码等方式,向欣赏其表演的游客寻求“打赏”,这也许在以后真的是一个不错的职业。
  对于这群街头艺人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就像黄克所说,“舞台是没有大小之分的”,更重要的是能让音乐与观众形成互动,“成都的这次招募,让街头艺人能持证在定点表演,我们真的很激动”。
  在黄克和小刘看来,这不仅是对“街头艺人”的认可,更是城市的包容,传递着城市的温度。
 
 文创基因的“新氛围”
 
 城市的温度也让“街头艺人”招募逐渐升温。从4月16日到4月20日,共有129名个人及46个团队报名成功,而这仅仅是报名人数中资料审核通过的,还不到报名总数的一半。
  正如成都市音乐产业推进办公室(以下简称音推办)相关负责人所说,“先不说最终的效果如何,当成都发出这则消息时,至少就在全国音乐人的眼中有了这样的形象:那就是成都对音乐是欢迎的。”
  作为音乐行业多年的从业者与观察者,上述音推办负责人认为,成都一直是极富音乐基因的城市,“公开招募街头艺人”最大的作用就是“汇聚人才”,让成都的音乐基因充分盘活。
  “对街头艺人的招募,会吸引全国各地的音乐人才,也会聚集各类型的音乐人才,补齐成都的音乐产业链。”音推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只有人来了,才能真正盘活成都的音乐产业基因。
  事实上,音乐只是成都文创基因的一个缩影。去年8月,在香港举行的“成都建设西部文创中心专场活动”上,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表示,“成都正在发展为文创产业的重要城市,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是世界的机会。”
  彼时,在活动现场,来自全球各地文创界“大咖”齐聚,集中签约14个文创项目,协议总金额达196.46亿美元,“成都的文创基因正在受到全球的关注”。
  据今日头条2017年10月数据显示,成都的文创以超30亿人次的关注度,排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成为“中国文创第三城”,成都的文化魅力与实力可见。
  就在今年2月,成都绘就了一幅更大的文创“新蓝图”。《建设西部文创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和《成都市促进西部文创中心建设若干政策》发布:到2022年,成都将建成一批具有国家功能性、国际影响力的项目和平台,天府文化深入人心,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占GDP比重约12.0%。
 
 天府文化的“新气质”
 
 事实上,对于街头艺人的包容态度,其背后反映的不仅是文创产业发展,更是一个城市气质的体现。
  就像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曾说:“街头艺人作为城市景观,向市民和游人展示才艺与文化,吸引各方前来亲近与感受,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
  全球顶级城市里,街头艺人早已成为常态风景。在巴黎,深情弹唱的艺人唱出了这座城市的浪漫;在纽约,埋头画画的画匠描绘着城市的美景。
  “一座真正有文化的城市,应该是举手投足间都会散发出文化气质,在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文化范儿。一座真正有文化自信和文化智慧的城市,一定会正视街头艺人的存在。”近日,中青报评论《有文化的城市容得下街头艺人》引来各大媒体频频转发,成都正以其包容的文化态度释放着城市的生活“温度”。
  向生活微笑,回归人本逻辑,这在成都的很多方面都能感受到,以书店为例,大大小小、类型各异的书店在成都随处可见,从数据来看,成都的书店聚集度一直很高。据《2017~2018中国实体书店业报告》显示,2017年成都书店数量已达到3463家,居全国第二。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进驻,也不断提升着这座城市的生活美学。
  一座现代化的都市,不应该只有漂亮的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还应有市民和城市、文化和城市的融合。
  就在今天(4月26日),成都街头艺人招募的复试结果就会公布,首批持证艺人将在今年“五一”期间带来街头表演。对于成都的街头艺人来说,是幸福的,城市提供了包容的展示平台;对于成都这座城市来说,这何尝不是其文化自信、包容气质与生活温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