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4月26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2]

美近期将派代表团赴华 特朗普:中美双方对贸易磋商相当认真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 旭
  所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贸易摩擦历经1个多月的交锋,终于迎来协商解决的重大契机。
  当地时间4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财政部长姆努钦和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泽将在未来数日率领代表团前往中国就贸易问题进行磋商。特朗普当天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双边会议前告诉媒体,中美双方对磋商相当认真。
  4月25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陆慷回应美国代表团来华磋商贸易问题时表示,中方已收到美方希望来北京进行经贸问题磋商的信息,中方对此表示欢迎。
  陆慷在回答其他记者提问时还表示,中美两大经济体在经贸领域出现一些问题不足为奇,可以通过双边协商解决,也可以在共同认可的多边框架内解决,但不可能有任何单边解决的办法。
 
 月内美多次释放磋商信号
 
 就在两天前,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暗示,可能会访问中国,就中美经贸问题进行磋商。当天,中国商务部及时发布回应称“中方已经收到美方希望来北京进行经贸问题磋商的信息,中方对此表示欢迎”。
  实际上在最近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美方已经多次向中国表达磋商意愿。尤其是4月18日,美国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了一份名为《美国对来自中国的某些商品的关税措施》的文件,在该文件中,美方声称愿意与中国就“301调查”下的征税建议进行磋商。
  4月24日,特朗普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一起会见记者时亲口确认,姆努钦近日将赴北京会谈,并强调中美双方有“很大把握”能达成贸易协定。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在6月份摊牌前,能够寻找到一条和平解决的路径,对中美双方而言都是最好的选择。“但不排除美国打着协商的幌子来向中国要价,争取更多的利益。”
  张燕生表示,中美谈判的关键是双方是否能就核心问题达成一致。此前美国“301调查”将矛头指向“中国制造2025”,指向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指向中美贸易逆差。那么,磋商也可能会围绕这些话题展开。如果双方能商量出一个彼此满意的结果,贸易战就能避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美国在向中国施压后愿意与中国进行磋商,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一种策略,是否让步取决于未来谈判。
 
 多方压力倒逼美政府
 
 4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对华“301调查”拟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拟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约1300项、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美方公布的这份针对中国商品的打击名单中,涵盖了航空航天、信息科技、通信工程、自动化机器人等多个科技含量极高的领域,一些制药和医疗领域的重要商品也包含在内。
  不到10个小时,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拟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500亿美元。这也体现了中方同等规模、同等金额、对等还击的坚定态度。
  中美双方各自公布拟加征关税清单之后,美国农业、畜牧业和制造业领域协会纷纷在电视、网络平台打广告,反对美国政府不负责任的单边主义举措,呼吁通过谈判解决中美经贸问题。
  在中美贸易对抗爆发不久,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先后订下了访问华盛顿的行程。有分析认为,这两位欧盟最关键的领导人可能希望扮演“和事佬”的角色。
  而在4月21日,欧盟经济和金融事务专员皮埃尔·莫斯科维奇表示,将在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会议期间,就贸易争端议题和美国官员展开讨论。
  对于中美贸易摩擦问题,莫斯科维奇称,应该通过世界贸易组织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贸易对抗。欧洲不会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选择一边,就意味着我们进入了‘对抗’氛围,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平衡等问题需要解决,但不是通过对抗。”
  张燕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贸易战如果真的打起来,双方损失都会很大。尤其是美国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较高,美国需要评估这方面的损失。“另一方面,特朗普希望通过谈判达到美国利益最大化,从而为自己中期选举加分,而不是引起各方的指责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