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4月02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18]

每经专访北大国发院副院长余淼杰: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地区开放显得更为重要

每经记者 江 然 每经编辑 任芷霓
  第三批自贸区挂牌一周年,这场宏大的国家试验又走到一个重要节点。各地自贸区建设者能交出什么样的成绩单,无疑是业界最关注的问题。而成绩单背后,中国在打开大门的过程中又能摸索什么样的经验教训,推动下一步构建全面开放格局,则是整场试验成果的重中之重。
  恰逢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摩擦,在这一历史时刻,担任改革与开放任务的第三批自贸区将何去何从,未来如何更好地施展拳脚?《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近日专访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来发表深入见解。
  
 负面清单最成功金融服务难度最大
 
 NBD:第三批自贸区挂牌已经一年,您觉得这几个自贸区的表现如何?
  余淼杰: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很早以前就有园区概念,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来探索开放。早期我们有高新区,归科技部管,有经开区,是商务部管,这是为了避免开放的阻力。自贸区在它的前身基础上有了一个升级,本身也承载几大功能,目前看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不足。
  整体感觉而言,第三批自贸区最成功的是负面清单模式;然后是管理,也在不断完善;另外一个是物流保税方面,物流既有垂直物流,也有水平物流,在贸易方面都做得不错。所谓垂直物流就是它的应有之义,比如运输、装卸、查检,一整条线上的内容;水平的话,就不仅是做物流,还做和物流配套的东西。
  但是金融方面,在自贸区很难展开。金融跟贸易不一样,贸易可以做到境内关外,但金融很难,即便有,也是非常小的体量,指导意义不大。因为金融有一个放大器的作用,但在自贸区这么小的范围里,很难看到。所以我也很期待新一届政府上任后,有没有新的举措。
  NBD:上个月,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了自贸区下一步怎么走,首先贸易便利化非常重要,然后是加大力度“放管服”,降低制度性成本,同时,业内人士也指出自贸区没有政策,不当家。这种情况下怎么去进行机制体制的创新、突破?
  余淼杰:这其实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我的理解是,以“放管服”为例,它的实行程度看不同地方的水平,有所不一样,它不像负面清单,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非常清楚。另一个就是市场准入,这方面其实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可以试一试,目前各地既有做得很好的,也有做得一般的。
  至于贸易便利化,这是自由贸易区起码应该做到的应有之义和基本要求。接着是负面清单的推广,2018年也变成应做之事,再往下走就应该是提高管理水平,做好“放管服”。最后一个是最难的,也就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一带一路”战略意义既在出口也在进口
 
 NBD:眼下,中美贸易摩擦陷入拉锯战,从某种程度上是否也会促成中国进一步开放?自贸区在这一历史时刻,又承担什么样的使命?
  余杰:我觉得完全有可能,而且肯定会加快。结合十九大精神和最新的国务院会议,再具体到商务部的部署,今年要推进全面开放新格局,而且也在稳步推进。这里有三个重点,第一是自由贸易港,第二是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就是开放经济新体制试点。此外,我们紧锣密鼓在做的,就是进一步的西部大开发,这也和中央提出的扶贫战略联系在一起。
  在这些工作中,前两个肯定是重中之重。加快自由贸易港建设,在目前和美国贸易摩擦的背景下,这种地区的开放就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向西打通“一带一路”,将此落到实处。从出口角度讲,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两大块“输出”,第一是高端制造,比如高铁装备;第二是把产能过剩的产业转移出去。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一带一路”对中国的另一个战略意义是进口,中国可以大量地从俄罗斯、中亚国家等进口原材料,比如原木、纸浆、石油等。增加原料进口,降低制造成本和物价,这也是应对美国贸易保护的长久之计。
  从目前来看,“一带一路”已经由一个概念开始落实。从路径、时间表来看,海上丝绸之路更为成熟,毕竟有一个东盟“10+1”自贸区2010年已经建成了。但东盟地区的原材料有限,“陆上丝绸之路”更得加快,这是一个总体的战略布局。
  NBD:说到自由贸易港,2018年第一批自由港很有可能获批,自由港推进建设过程和自贸区是否有区别?
  余淼杰:自由贸易港建设与自贸区有相同也有不同。国家对自由贸易区的设计,就是可复制可推广,现在总共11个自贸区,它们的节奏是从1到3再到7。但自由贸易港更可能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比如上海和深圳相对成熟,如果第一批自由贸易港有两个的话,应该就是这两个地方。所以这是一个优中选优的布局,不再是力求可复制可推广。
  接着就是自由贸易港的战略布局。对于第二、三批,可能会选择空港,落实“一带一路”必须有空港支撑,看哪个城市的货运量最大,区位条件最好。附加值高的产品肯定通过空运,所以一个地方的吞吐量非常重要。从这个角度看,西部几个城市里,拥有双机场的成都有一定可能性,比如它的吞吐量,这些是真实、可以落地的东西。
  NBD:自贸区建设应和“一带一路”相结合,但目前看来各地在此表现各不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余淼杰:看布局,每个地方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的融合程度是不一样的。以东部自贸区为例,上海、福建这些沿海自贸区,它服务海上丝绸之路也是顺理成章。但像中部自贸区,就比较欠缺,作为“一带一路”的一个节点,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
  从这个角度讲,如果自贸区想要有更好的发展,还是应该根据自身条件与“一带一路”更好结合。比如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就是个很成功的例子。这还是要看各个自贸区自己的作为和条件。东部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西部的话有成都这样的历史名城。总的来说,各地主动作为,有所创新非常重要。
 
 中国地区贸易协议步伐一定要加快
 
 NBD:从全球贸易格局下来看,中国自贸协定下一步该怎么走?
  余淼杰:不管中美贸易战最后有没有打起来,或者程度有多严重,只要特朗普在任这几年,这种逆全球化还有孤立主义就会严重影响到多边贸易体制。
  因此我认为WTO的作用接下来会被弱化。按道理来讲,本来两个国家贸易争端,应该提交给WTO贸易争端委员会,它18个月之后给出方案,判谁对谁错,但现在争端委员会变成有名无实。特别是多哈回合难以完美收官之后,多边体制其实作用在弱化,WTO这个解决机制的作用也被弱化。
  给定这样一个情况,如果想促进全球贸易,不只是中国,其实各个国家已经把目标从多边贸易体制、全球贸易体制变成了地区贸易协议。通过构建地区贸易协议来局部推动全球化发展。每个国家关注跟自己贸易最重要的贸易国或地区。
  对中国而言,咱们站远一点,不管这次贸易摩擦最后发展成什么样,越恶化的话,下面这个措施就越重要:中国的地区贸易协议步伐一定要加快。我们现在已经有比较成功的东盟“10+1”自由贸易区,这个已经结束了,那么下一步是这个推进“10+6”,也就是东盟十个国家,再加上中、日、韩、印度、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第二就是做好双边贸易谈判,比如中韩贸易区,以及瑞士等其他几个欧洲小国也有自由贸易区。此外,重启与加拿大建立自由贸易区谈判也是一个好时机。
  总的来说,中国推动全球化应该包括这几种方式,一个是地区贸易协议,一个双边贸易协议,当然“一带一路”是一个重要抓手。
  NBD:那中国自己的自贸试验区(FTZ)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余淼杰:我们的FTZ是一个试验区,一个样板,它承担的是先锋队的角色。
  主要使命还是针对国内,在国内可以复制推广,为国内城市的开放推广治理方面提供样板意义,一个微观一个宏观,都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