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年11月27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15]
债基明年空间有限 基金员工也不愿意买
◆每经记者 李凯 发自成都
“建信基金以固有资金1000万元认购了本基金;本基金管理人员工持有的基金份额总额为84336份……”昨日,建信基金发布了建信核心精选基金的成立公告。
对于这样一则相当普通的公告,相信很难引起大家太多的关注;然而,仅仅只有8.43万份的自购,却是10月24日以来成立的新基金中,基金公司员工自购份额最大的一笔。另外,记者发现,在近一个月内,有8只新基金的发行没有得到员工的丝毫“眷顾”。
10月24日之前的基金公司员工自购可谓相当踊跃;然而近一个月的自购却迅速降到了低点。如此之大的反差,究竟折射出何种玄机呢?
员工自购冷热不均
“谁对基金最为了解?”相信大家的答案各有不一,有的会说基金经理,有的会说基金公司;然而,基金公司员工绝对是不能忽略的对象!
今年以来,虽然股市出现了大幅下跌,但基金公司员工对于旗下新基金的认购却始终没有降温,《每日经济新闻》对年内成立的78只新基金的统计数据显示,其员工自购旗下基金的总额高达14779万份,平均计算,每只基金上的员工自购189万份。就单只基金来说,今年以来,员工自购数量最多的三只新基金分别为南方优选价值(员工自购2103.37万份)、广发核心优选(员工自购1594.65万份)、华安核心优选(员工自购1128.82万份),而最牛公募基金经理王亚伟执掌的华夏策略精选基金,员工自购的份额也达到了679.41万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0月初成立的长盛积极配置基金,长盛基金公司员工自购的数量不到0.5万份;而年内成立的招商安心收益、鹏华丰收、海富通稳健添利两只基金,员工自购的份额也均不到1万元。
近一个月 8只新基交“白卷”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下跌,但员工对于新基金发行的认购踊跃度并没有明显减弱,上半年基金公司员工认购旗下总数量高达7935万份;而截至昨日,下半年以来基金公司员工自购的数量也超过6800万份。显然上半年和下半年总体规模基本相当。
不过,这种态势在最近出现极大转变。近一个月来,基金公司员工的自购积极性明显降低。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18只新基金首发无员工认购,而10月24日起成立的11只新基金中,竟然有8只新基金无员工“问津”。
统计数据显示,10月24日成立的11只基金中,有7只为债券型基金,还有1只为保本型基金,另外还有2只股票型基金和1只混合型基金。而其中8只无员工“问津”的基金中,有6只都为债券型基金,1只股票型基金和1只混合型基金。
而员工选择了自购的三只新基金海富通稳健添利、南方恒元保本、建信核心精选,其员工认购的份额也仅仅分别为0.70万份、1.98万份、8.43万份。
员工自购冷清藏玄机
10月24日的上证指数处于1900点下方,从目前来看,这与前期4000点、5000点买基金相比,安全度无疑更高,但为啥收入不菲的基金公司内部员工自购却反而大幅降低呢?这里面究竟有何玄机呢?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员工属于高收入人群,对于本公司旗下的新基金“一毛不拔”,这显然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基金员工对于当前市场走势和新基金的态度。
“基金公司内部员工不愿‘问津’的新基金多为债券型基金,这很说明问题。因为前期债券市场的大幅上涨,债券基金收益颇丰,这在一定程度透支了债基未来的投资空间,因此明年债券型基金机会应该不大,基金公司内部员工或是基于上述考虑而放弃认购自家基金。”一位市场分析人士的话或许能够对此作出解释。
统计数据显示,这8只无基金公司内部员工“问津”的基金中,有6只为债券型基金,并且,10月24日以来成立的另外1只债券型基金的员工自购数量也仅为0.7万份。
“建信基金以固有资金1000万元认购了本基金;本基金管理人员工持有的基金份额总额为84336份……”昨日,建信基金发布了建信核心精选基金的成立公告。
对于这样一则相当普通的公告,相信很难引起大家太多的关注;然而,仅仅只有8.43万份的自购,却是10月24日以来成立的新基金中,基金公司员工自购份额最大的一笔。另外,记者发现,在近一个月内,有8只新基金的发行没有得到员工的丝毫“眷顾”。
10月24日之前的基金公司员工自购可谓相当踊跃;然而近一个月的自购却迅速降到了低点。如此之大的反差,究竟折射出何种玄机呢?
员工自购冷热不均
“谁对基金最为了解?”相信大家的答案各有不一,有的会说基金经理,有的会说基金公司;然而,基金公司员工绝对是不能忽略的对象!
今年以来,虽然股市出现了大幅下跌,但基金公司员工对于旗下新基金的认购却始终没有降温,《每日经济新闻》对年内成立的78只新基金的统计数据显示,其员工自购旗下基金的总额高达14779万份,平均计算,每只基金上的员工自购189万份。就单只基金来说,今年以来,员工自购数量最多的三只新基金分别为南方优选价值(员工自购2103.37万份)、广发核心优选(员工自购1594.65万份)、华安核心优选(员工自购1128.82万份),而最牛公募基金经理王亚伟执掌的华夏策略精选基金,员工自购的份额也达到了679.41万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0月初成立的长盛积极配置基金,长盛基金公司员工自购的数量不到0.5万份;而年内成立的招商安心收益、鹏华丰收、海富通稳健添利两只基金,员工自购的份额也均不到1万元。
近一个月 8只新基交“白卷”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下跌,但员工对于新基金发行的认购踊跃度并没有明显减弱,上半年基金公司员工认购旗下总数量高达7935万份;而截至昨日,下半年以来基金公司员工自购的数量也超过6800万份。显然上半年和下半年总体规模基本相当。
不过,这种态势在最近出现极大转变。近一个月来,基金公司员工的自购积极性明显降低。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18只新基金首发无员工认购,而10月24日起成立的11只新基金中,竟然有8只新基金无员工“问津”。
统计数据显示,10月24日成立的11只基金中,有7只为债券型基金,还有1只为保本型基金,另外还有2只股票型基金和1只混合型基金。而其中8只无员工“问津”的基金中,有6只都为债券型基金,1只股票型基金和1只混合型基金。
而员工选择了自购的三只新基金海富通稳健添利、南方恒元保本、建信核心精选,其员工认购的份额也仅仅分别为0.70万份、1.98万份、8.43万份。
员工自购冷清藏玄机
10月24日的上证指数处于1900点下方,从目前来看,这与前期4000点、5000点买基金相比,安全度无疑更高,但为啥收入不菲的基金公司内部员工自购却反而大幅降低呢?这里面究竟有何玄机呢?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员工属于高收入人群,对于本公司旗下的新基金“一毛不拔”,这显然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基金员工对于当前市场走势和新基金的态度。
“基金公司内部员工不愿‘问津’的新基金多为债券型基金,这很说明问题。因为前期债券市场的大幅上涨,债券基金收益颇丰,这在一定程度透支了债基未来的投资空间,因此明年债券型基金机会应该不大,基金公司内部员工或是基于上述考虑而放弃认购自家基金。”一位市场分析人士的话或许能够对此作出解释。
统计数据显示,这8只无基金公司内部员工“问津”的基金中,有6只为债券型基金,并且,10月24日以来成立的另外1只债券型基金的员工自购数量也仅为0.7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