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年07月04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8]
银行担保被叫停 信托又找新靠山
◆每经记者 陈珂 发自上海
商业银行为信托贷款计划提供担保日前被银监会叫停,不过,集合资金类信托通过正在悄悄通过创新突破这一束缚。平安银行发行的一款信托产品通过由受益企业提供的担保,来消除市场在银行不再“托底”后的担忧。
有专家认为,此举实际作用有限,银行更应该提高自身对项目、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而鉴于此前央行官员关于“银行理财创新影响货币政策执行”的说法,这一模式不排除被叫停的可能。
股权质押变相突破银监会限制
平安银行前期发行的一款股权质押信托贷款就是这种创新的实际案例。根据该产品设计模式,平安银行通过以理财产品形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然后通过平安信托平台向一上市公司发放信托贷款。
在整个产品的运作过程中,该上市公司为保证贷款第二还款来源,将以本公司限售流通股作为质押担保。其中,担保股权市值按60日均价和股权质押日市值孰低原则计算,同时,信托贷款额不超过计算数值的30%。
为应对股价波动风险,平安信托还对质押股权设立股价预警线,当质押股权市值低于双方约定值时,其有权要求融资方追加保证金,如融资方逾期未追加保证金,即通过司法拍卖其质押股份实现债权。
实际上,据本报了解,除上述以股权担保来减轻企业违约风险等措施外,目前还有部分银行加大了对转包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力度。因为此类产品将由国开行为贷款本息偿还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且国开行在项目选择、审核的能力较强,收益保证度较高。
Wind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新发行的181款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中,同类产品占比高达65%以上。而据本报粗略统计,目前在售的78款人民币产品中,这一比例大约在40%。
潜在风险股市下跌就要出问题
“没有银行托底,市场对风险的担忧会加大。”光大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认为,如果不能找到其他的解决之道,在极度厌恶风险的时期,产品可能会面临乏人问津的潜在危机。
但从目前银行在售产品动态数据上看,商业银行被叫停提供担保并没有如预想般对此类产品产生毁灭性打击,或许上述各种手段已发挥作用。
对此,深圳平安银行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程明高上周在一公开场合表示,监管层的确对类似业务有所限制,但程同时称,短期内信托类贷款是最佳的投资工具,其中房地产类项目最有望对冲CPI。
既然银行方面也不愿放弃这一市场,因此在产品创新上的步伐也较快。但不能否认的是,相比于原有银行担保,新模式能够减轻的风险度比较有限。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场形势难测导致土地价值的不稳定因素颇多,而银行需要企业提供的质押物又以土地、厂房为主。同时,对于股权质押的担保模式,按目前A股行情走势,由股价下跌造成的账面价值,很容易缩小融资方所欠债务风险的覆盖范围。
“即使银行拥有股权拍卖权,但目前市场环境下谁能接手?”分析人士认为,民生银行两次流拍海通股份的事件即是先例。
“创新”会不会再被叫停?
“银行担保并非必须程序”,社科院结构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袁增霆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即使追加企业担保资产,产品的信用等级仍由企业经营状况决定。
他认为,对于此类创新型产品,银行应该以提高自身对项目、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才是上策,单纯选择从国开行转包贷款项目意义不大。但目前的情况是,这一能力短期内或许很难有彻底改观。
而从另一层面说,监管层叫停银行担保即在于避免信贷调控措施的失灵。如果这一模式被广泛运用,将最终突破叫停银行担保的初衷。目前,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央行相关部门的警惕。此前有央行官员表示,银行理财创新影响货币政策执行(本报曾作报道)。
不过,有专家认为不应盲目彻底叫停这类业务。首先,这种新的资产证券化可以把银行风险分散出去,并提高资本效率。如果在调控政策选择上,适当放弃货币供应量的目标,也是更贴近市场的做法,也有利于鼓励金融机构创新。
商业银行为信托贷款计划提供担保日前被银监会叫停,不过,集合资金类信托通过正在悄悄通过创新突破这一束缚。平安银行发行的一款信托产品通过由受益企业提供的担保,来消除市场在银行不再“托底”后的担忧。
有专家认为,此举实际作用有限,银行更应该提高自身对项目、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而鉴于此前央行官员关于“银行理财创新影响货币政策执行”的说法,这一模式不排除被叫停的可能。
股权质押变相突破银监会限制
平安银行前期发行的一款股权质押信托贷款就是这种创新的实际案例。根据该产品设计模式,平安银行通过以理财产品形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然后通过平安信托平台向一上市公司发放信托贷款。
在整个产品的运作过程中,该上市公司为保证贷款第二还款来源,将以本公司限售流通股作为质押担保。其中,担保股权市值按60日均价和股权质押日市值孰低原则计算,同时,信托贷款额不超过计算数值的30%。
为应对股价波动风险,平安信托还对质押股权设立股价预警线,当质押股权市值低于双方约定值时,其有权要求融资方追加保证金,如融资方逾期未追加保证金,即通过司法拍卖其质押股份实现债权。
实际上,据本报了解,除上述以股权担保来减轻企业违约风险等措施外,目前还有部分银行加大了对转包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力度。因为此类产品将由国开行为贷款本息偿还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且国开行在项目选择、审核的能力较强,收益保证度较高。
Wind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新发行的181款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中,同类产品占比高达65%以上。而据本报粗略统计,目前在售的78款人民币产品中,这一比例大约在40%。
潜在风险股市下跌就要出问题
“没有银行托底,市场对风险的担忧会加大。”光大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认为,如果不能找到其他的解决之道,在极度厌恶风险的时期,产品可能会面临乏人问津的潜在危机。
但从目前银行在售产品动态数据上看,商业银行被叫停提供担保并没有如预想般对此类产品产生毁灭性打击,或许上述各种手段已发挥作用。
对此,深圳平安银行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程明高上周在一公开场合表示,监管层的确对类似业务有所限制,但程同时称,短期内信托类贷款是最佳的投资工具,其中房地产类项目最有望对冲CPI。
既然银行方面也不愿放弃这一市场,因此在产品创新上的步伐也较快。但不能否认的是,相比于原有银行担保,新模式能够减轻的风险度比较有限。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场形势难测导致土地价值的不稳定因素颇多,而银行需要企业提供的质押物又以土地、厂房为主。同时,对于股权质押的担保模式,按目前A股行情走势,由股价下跌造成的账面价值,很容易缩小融资方所欠债务风险的覆盖范围。
“即使银行拥有股权拍卖权,但目前市场环境下谁能接手?”分析人士认为,民生银行两次流拍海通股份的事件即是先例。
“创新”会不会再被叫停?
“银行担保并非必须程序”,社科院结构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袁增霆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即使追加企业担保资产,产品的信用等级仍由企业经营状况决定。
他认为,对于此类创新型产品,银行应该以提高自身对项目、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才是上策,单纯选择从国开行转包贷款项目意义不大。但目前的情况是,这一能力短期内或许很难有彻底改观。
而从另一层面说,监管层叫停银行担保即在于避免信贷调控措施的失灵。如果这一模式被广泛运用,将最终突破叫停银行担保的初衷。目前,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央行相关部门的警惕。此前有央行官员表示,银行理财创新影响货币政策执行(本报曾作报道)。
不过,有专家认为不应盲目彻底叫停这类业务。首先,这种新的资产证券化可以把银行风险分散出去,并提高资本效率。如果在调控政策选择上,适当放弃货币供应量的目标,也是更贴近市场的做法,也有利于鼓励金融机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