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存续规模首次被公募基金反超 资管一哥易主:要“稳定”,还是要“收益”?
每经记者 赵景致 实习记者 张宏 每经编辑 马子卿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首次被公募基金反超,暂时退居资管行业次席。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而同期,公募基金的存续资产净值合计为27.69万亿元。
经历过去年两次“破净”后,今年年初理财收益率回暖,但上半年规模仍较去年末却有所下滑,较2021年底的29万亿元规模则减少近4万亿元。
有银行从业者对记者表示,银行理财净值化后本身不承诺保本,具有波动性,“我们在售卖理财时也有些担心,怕出现净值下跌,引来客户不满。”为稳定收益,理财公司目前已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加配更多的“净值稳定器”存款,以迎合投资者需求,然而,“稳定”和“收益”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招商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廖志明指出,“今年理财从收益来看,与中长期限的债券基金比较,其实是明显‘跑输’的。”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指出,“银行理财也在‘公募基金化’,整个资管市场足够大,未来两类机构也是‘竞争+合作’关系,未来就看谁做得好。”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
在上半年理财报告出炉后,“公募基金规模首超银行理财”的话题也引起了市场热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而公募基金存续资产净值为27.69万亿元,银行理财规模首次被公募基金反超。
纵向来看,银行理财规模也有所下降。尽管银行理财6月末共存续产品3.71万只,较年初增长6.88%,但规模较去年末的27.65亿元减少了2万亿元有余;而与2021年末的29万亿元相比较,已减少了近4万亿。这也是自去年以来银行理财规模再度出现收缩。
除了存续规模外,募集难问题也有所体现。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募集金额仅为27.75万亿元,而2022年同期这一数据为47.92万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62.41万亿元。
“基金把理财原来的份额分走了。”走访过程中,北京一国有行高级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一方面,来银行做理财的人都是希望稳定,但是现在理财确实不稳定了。另一方面,从专业角度来说,可能基金公司比理财公司会更专业。虽然理财公司也在招聘专业人士,但毕竟刚刚经历净值化,理财公司在市场运作方面还不是特别成熟。
对于银行理财规模的下跌,贝恩公司董事经理张蕾对记者总结,首先,去年年底跌破净值的“伤痕效应”。张蕾表示,投资者首次对净值化有了深刻的理解。虽然2023年银行理财收益回暖,但投资者对理财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
其次,原有产品优势不再。张蕾指出,“在当前背景下,银行理财在固收类产品方面相较公募的差异化优势难以为继。且理财子在产品多样化打造和大类资产配置方面的能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最后,季节性因素。张蕾认为,“季度末和年末,有存款考核存在,驱动银行引导一部分理财回到表内存款。”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银行理财在经历了一季度存续规模的低点后,二季度已有所回暖。东兴证券指出,考虑到存款利率下调或提升居民理财需求以及三季度理财冲存款力度往往下降。东兴证券预计,“三季度理财规模有望延续二季度回升态势。”
银行理财逐渐向更“稳”的方向倾斜
“这款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稳’,往期的业绩基准都达到了3.25%,属于我们的招牌产品,收益还是很有保障的。”记者走访银行网点时,北京某股份行一位客户经理向记者推荐了一款稳健性产品。此现象并非个例,记者走访过程中,各家银行工作人员推荐产品时,不断强调产品“稳”的特性,此现象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去年11月,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大幅波动,恐慌情绪迅速在投资者间蔓延,市场出现“踩踏式”赎回现象,并以此转向流动性和安全性更高的现金管理类理财或银行存款。
经历过去年的赎回冲击后,银行理财公司的风格愈发稳健。上半年,为吸引个人理财投资者,低风险、低波动的理财产品被多家理财机构主推,如摊余成本法估值理财产品、偏存款类理财产品等。
从上半年银行理财整体资产配置来看,也可以看出银行理财逐渐向更“稳”的方向倾斜。《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理财产品持有信用债12.15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43.86%,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21个百分点。而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达到23.7%,较去年末增加了6.2个百分点。
从风险等级来看,报告显示,风险等级为R2及以下的理财产品为市场中的绝对主流,且占比再次上升。截至今年6月末,此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2.86万亿元,占比90.21%,较去年末占比上升2.52个百分点。
一位股份制银行高级客户经理对记者指出,“很多有长期闲置资金的客户想让我们推荐一些具有确定性的产品,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很省心、很确定、很踏实,不用天天想、天天问。”
该客户经理表示,资管新规出台后,虽然从规定上讲已经不保本了,但是当时客户依然觉得,理财依然是有隐性承诺的。“那么,当经济放缓,当市场的波动从理财产品上体现出来的时候,客户才发现理财产品真的是不承诺了,甚至有亏损本金的情况。”
深圳一位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去年11月理财下跌了一轮,“包括在银行工作的人,也觉得离谱,理财的钱竟然亏了。但是其实理财本身就是不承诺保本。本来就是有波动的,但是投资者的认知不是这样的。所以理财经理在售卖理财时也有点害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记者采访时发现,部分投资者将“固定收益类理财”理解为“确定收益”。一位投资者就向记者表示,“固定收益类肯定和存款差不多——收益固定、本金安全,这种利息好像和定期存款利息差不多。”
但事实上,固定收益理财不等于确定收益。理财业务是一种典型的资产管理业务,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投资管理服务,并按约定收取服务费。2018年4月,央行等四部委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产品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开启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之路,逐步回归资产管理业务。
资管新规规定,资产管理产品按照投资性质的不同,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指的是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的产品。工行一位理财经理向记者介绍,“现在的‘固定收益类理财’是指投资范围,投的是固定收益类资产。”
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市场不断转型,理财规模从22万亿起步,于2022年三季度末一度创造历史新高30万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净值化也再进一步,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4.31万亿元,占比达到了95.94%,较去年同期增加0.85个百分点。而保本理财产品规模也早已由资管新规发布时的4万亿元压降至零,刚兑预期逐步被打破。
但市场方面出现了新的问题,投资者投资理念尚未完全转变。2022年为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元年,债券市场大幅波动后引发了客户赎回潮,去年也经历了资管新规后最猛烈的净值回撤。在经历两次“破净潮”后,投资者或许对“打破刚兑”这一词有了深刻认知。
应在净值稳定与收益之间做好平衡
就目前来看,同样“不保本”,投资者该选择银行理财还是公募基金?在走访过程中,客户经理给出了不同答案。
某大行客户经理表示,建议将日常的流动资金用于购买理财,长期不用的资金用于购买基金。“基金的短期收益虽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长期来看,年化收益率都可以达到6%~7%。定存、保险和基金用于保本增值,理财用于存放日常的流动性资金。”
另一家银行的经理则向记者表示,目前理财产品的增值功能有所下降,但还是比定期收益要高一些。“一是资管新规落地以后,理财确实不像以前是完全保本保息。现在理财打破了刚性兑付,有可能理财是浮动的收益,甚至可能损失本金。二是银行的理财和存款的收益率下降比较厉害。但理财普遍还是比定期收益要高一些,所以还是具有一定增值功能的。”
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有一些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基金+保险”的组合会多一些。“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基金完全可以替代理财。但理财还会有用武之地,比如在等待基金市场恢复期间,或者是家庭的流动资金,还是可以放在短期理财里的。如果一些客户不能接受基金的风险,可以用理财来替代,即‘理财+保险’的组合。”
也有一家支行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相对于基金,银行理财最大的优势应该在于银行体系风险控制制度相对健全,目前其支行银行理财仍是业务主体,“考虑到大部分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银行理财适配性还是很强。”
对于市场上有些代销机构的理财经理主要以推荐“基金+保险”为主,冠苕咨询创始人、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对记者表示,这一定程度上和理财产品的中收返点较低有关,随着公募基金的降费让利力度加强,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
“商业银行的传统客群主要集中在中低风险偏好、追求收益稳定的客户,所以如果对现有的主力理财产品做一个画像,那么其特点就是三个关键词,分别是‘公募’‘开放式’和‘固定收益类’。”周毅钦对记者表示。
为稳定收益,理财公司目前已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加配更多的“净值稳定器”存款,以迎合投资者需求。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多家理财公司发行“低波产品”,在产品方面推出了混合估值法和纯摊余成本法估值理财产品,以使收益率曲线平稳。
光大理财一位投资经理向记者表示,“自去年四季度的大跌后,感觉不是投资者逐渐适应理财净值化,而是变成了理财产品去适应投资者‘不允许亏钱’的期待。”
然而,“稳定”和“收益”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招商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廖志明指出,“今年理财从收益来看,与中长期限的债券基金比较,其实是‘跑输’的。银行理财为了追求整个净值‘低波动’,但从投资端看,它的债券久期比较短,影响到客户的投资收益。”
上述客户经理指出,“从收益角度讲,纯债基金和纯债理财收益进行比较,基金刨了手续费后,比理财的收益率还要略好。去年11月份基金和理财一样回撤得很厉害,但今年基金收益率恢复很快。经历回撤后,债基的恢复速度比理财更快一点。”
此外,记者注意到,报告显示2023上半年,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在326至381天之间,而2022年全年加权平均期限为339至581天之间。而今年6月份,全市场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346天,较年初缩短30.32%。
廖志明指出,“2021年四季度以来,我们观察到理财投资端债券久期大幅下降,配置中短债较多,这可能将显著降低理财的长期投资回报率,未来固收类理财收益率可能将常态性地跑输长债基金。”
廖志明表示,银行理财在净值稳定、收益好、流动性好这几个方面,是不可能同时做到的。如果过度去追求净值稳定,那么收益往往会很低。他表示,“资产管理最核心,还是要为客户创造收益,如果过度去追求整个净值的低波动,那产品投资收益往往较低,甚至可能要下沉去投很多资质较差的债券,这样背后违约风险可能就会非常大,所以最终可能会损害投资者的收益。”
廖志明认为,不是所有投资者都在乎净值低波动,也有一些理财投资者更在意为自己创造收益,所以要在净值的稳定与收益之间做好平衡,不应过度去追求“净值的低波动”。
他表示,“我们觉得可能理财在发展中,要平衡好这些因素。如果只是因为要尽量做到净值低波动,那么买现金类产品就好了。更重要的还是要为理财类投资者去创造价值,如果最终一直不创造价值,那我们觉得理财公司存在的价值就比较低。”
分析师:银行理财要“公募基金化”
目前,银行理财在固定收益类产品方面呈现出“一只独大”特征,其他类型产品占比较小,且有进一步缩小趋势。报告显示,在其他产品类型方面,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1.11万亿元,占比4.38%,较去年同期减少1.52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8万亿元和0.04万亿元。
而相较于银行理财,公募基金方面配置较为丰富,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基金净值规模16.25万亿元,占比58.68%,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净值规模7.33万亿元,占比约26.46%。
对比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的产品结构,周毅钦表示,未来横亘在银行理财领域长期健康发展的最大问题,也是被公募基金所超越的核心原因:理财产品类型的严重结构性失衡。
“如果解构2019年至今银行理财规模的变化,总量上增加了2万亿元左右,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增加6万亿元,混合类产品减少4万亿元。”周毅钦指出,如果解构2019年至今公募基金规模的变化,总量上接近翻倍,增加了将近13万亿元。其中,封闭式基金增加2万亿元,股票型基金增加1.4万亿元,混合型基金增加2.8万亿元,货币型基金增加4.3万亿元,债券型基金增加2万亿元,QDII基金增加0.3万亿元。
周毅钦表示,和理财产品仅靠固收类产品“一条大腿走天下”不同,公募基金的产品体系非常完整,收益风险特征从低到高布局合理,在股债市场的轮涨环境下,可以形成有效的“内循环”。不管市场怎么波动,总能给客户找到一款适合的基金产品,并且长期形成的口碑,能够让客户愿意为头部基金和明星基金经理买单。
周毅钦认为,“这就相当于,公募基金是‘全天候’策略,无论是股票牛市、债券牛市都可以适应,产品风险能上能下,攻守兼备,而理财产品只适合于‘债券牛市’场景,一旦出现风吹草动,资金就有回流表内或者流出的倾向。”
对于银行理财的发展,廖志明指出,“2018年4月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出台了一系列资管新规相关的要求,在‘公募基金化’。”他认为,特别是2021年,开放式理财也作了市值化的整改。现在开放式理财,除了现金管理理财外,均为市值法估值,所以他的估值方法其实跟债券基金是一样的。
廖志明表示,银行理财的净值波动跟债基是类似的,净值波动是合理的,这也是监管的明确要求,打破了刚性兑付。“所以银行理财的收益取决于理财投资端,就是整个投资经理实际的投资策略以及市场的一个情况。”
那么,未来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发展是否会趋同呢?
廖志明表示,“我们觉得会比较接近,比较类似。从最核心的监管规则来看,它们二者之间的差距也是大幅缩小,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化’,所以理财未来的一个发展,包括产品条线等,可能会跟公募基金比较像。”
廖志明指出,整个大资管市场,其实空间足够大,所以银行理财跟公募基金也是“竞争+合作”的关系。公募基金目前也在大发展,银行理财也有发展空间,二者之间的一个差异可能会越来越小。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崔筠指出,在脱离母行体系独立发展之后,理财子必须在产品、渠道、人才和IT等方面“重起炉灶另开张”。这就要求理财子公司做好统筹规划,理清各项工作优先级,推动渐次落地,并将落地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智慧固化入业务流程、管理规范和IT系统中。
崔筠表示,银行理财子未来应找准自身定位,打造差异化竞争能力。首先,理财子公司应明确产品体系发力点,结合客户的投资目标,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资产类别发力点,从而强化相对应的投研体系。此外,结合银行自身品牌形象,可考虑强化长期持有类产品。其次,银行理财子公司应强化渠道建设,在母行之外,强化其他代销渠道建设。
周毅钦则表示,短期来看,银行理财主要困难是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的风险认知需要重新定位,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长期来看,银行理财的主要问题是产品体系过于单一,单纯依靠固收类产品很难在未来做大做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权益类、混合类产品线可以说依旧非常薄弱。
周毅钦认为,大型理财公司完全可以在未来做到直接和公募基金进行全面“PK”。他指出,大机构不缺钱、不缺人才,更多是缺少战略上对于理财“公募基金化”的重视程度和转型的迫切性;但是,中小理财公司心有余而力不足,可能在很长时间内,依旧主要以做好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