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李菁:会计师事务所应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业务,做好市场“守门人”
每经记者 黄宗彦 每经编辑 杨夏
日前,安永大中华区发布了2022财年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并提出了2025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作为全球知名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以及第三方可持续发展服务商,安永的ESG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那么,安永大中华区的ESG实践有哪些成果和绩效?站在第三方角度,是如何帮助中国上市公司践行ESG理念?又是如何看待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近日专访了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ESG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菁。
企业核心理念转化
NBD:ESG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作为全球知名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安永如何理解ESG的定义和内涵?
李菁:ESG的本质是企业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今,中国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发展的目标也从追求数量逐渐转变为追求质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企业不仅仅需要评估自己的发展,同时也要衡量对于现在和未来整个环境所能够带来的帮助和改变。这是整个企业的核心理念所发生的变化。
NBD:安永大中华区在今年发布了第二份ESG报告,篇幅较去年增加了50%。您认为这份报告最大的亮点在哪,能给这份报告打多少分?未来还能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李菁:安永大中华区成立了ESG管理委员会,构建了完整的ESG管理架构,持续加强ESG执行和落实行动。2022年12月29日,我们再次发布了《安永大中华区2022财年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详细阐述了公司为推动绿色转型、助力可持续发展所贡献的行动和力量。
与去年对比,报告的内容更为丰富,字数超过5.6万字,整体覆盖环境、社会、治理、经济领域,指标近100个,全面展现安永大中华区的可持续发展使命和价值。同时,报告参考了更多国内及国际ESG信息披露指引,在指标披露方面更加全面。比如GRI、UNSDGs等国际主流信息披露指引,并进一步参考了世界经济论坛(WEF)国际商业理事会(IBC)指标体系等信息披露指引,收集并披露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今年的ESG报告更符合中国发展的情况。针对中国ESG发展的特点,我们在报告中回应了支持乡村振兴等特色议题及内容,使报告内容更符合地区及时代发展特点。
未来,安永将继续借助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丰富经验和资源网络,影响、帮助客户积极践行ESG理念的落地,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三步提升ESG能力
NBD:除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外,安永还是第三方可持续发展服务商。请问诸如安永这样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如何帮助中国上市公司践行ESG?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
李菁:安永在ESG领域是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们希望能将ESG理念转变为可持续发展能力,长期致力于协助各类型企业和机构的制定ESG战略规划、落地ESG实践,切实支持各行业低碳转型,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安永就开始在全球各地成立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团队。在大中华区,这个团队已经服务本土市场多年。
安永大中华区支持客户把ESG作为管理工具,创造中长期价值。比如公司推出了“安永ESG投资解决方案系列之绿色金融管理系统”、“气候风险分析在线系统”、“3060碳管理系统”、“ESG智能管理系统”等一些列创新产品,助力客户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未来价值成长。
NBD:在您看来,中国上市公司目前在ESG实践上最大的不足是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升上市公司的ESG能力?
李菁: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整体情况逐年改善。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逐年提升,今年报告数量与发布比例在增量和增速上均为过去5年最高值。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A股上市公司ESG相关报告规范性和专业性不断提高,但ESG相关信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看来仍有以下痛点:
第一是信息披露主动性不强。目前我国ESG信息披露仍以自愿披露为主,大多数企业披露ESG信息的主观意愿不强,甚至不少企业认为ESG信息披露只会增加企业成本;第二是报告信息平衡性不足。部分企业在自愿披露ESG信息时,也是选择性地披露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导致信息披露不完整,投资者与企业之间还是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三是关键数据可靠性较低。目前国内ESG报告缺乏第三方机构验证,使得投资者对企业披露的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存疑;第四是数据量化可比性不高。
目前国内ESG信息披露缺乏统一的披露框架和指标体系,导致各家企业披露的内容参差不齐。
我认为,企业需要从厘清披露重点、实行董事会问责制、提高报告透明度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厘清重点。企业需跟紧投资者改革的步伐,开展气候变化风险及机遇识别,如转型风险、物理风险等,厘清企业低碳转型重点。
其次是实行问责制。董事会问责制能够帮助企业回应投资者对公司董事会履行其在可持续发展事务上监督及管理责任的需求,提升企业治理能力。
最后是提高报告透明度。企业应紧随可持续发展趋势,领先于即将出台的全球报告标准,稳步提升ESG数据透明度,开展对ESG报告的鉴证工作。此外,企业可以将ESG数字化纳入企业数字化发展战略中,以人才为导向,打通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壁垒。
九维度加强企业ESG管理
NBD:尽管ESG实践正在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潮流和趋势,但对于一些业务和市值规模都比较小的公司来说,开展ESG相关工作意味着短期成本上升。请问您怎么看小公司践行ESG的必要性和意义?他们应该如何平衡短期成本与长期回报问题?
李菁: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ESG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明显转向,出现了显著的资本向善趋势,推动资本市场的可持续成长和高质量发展。企业应该将ESG看作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借助ESG提升内部管理、创新产品服务、沟通资本市场。针对企业如何加强ESG管理,尤其是中小企业,我有九点建议:
建议一,以ESG管理为基石,推动ESG表现水平提升。ESG是“一把手”工程。因此,ESG管理建议由企业董事长及高管牵头,成立管理委员会、管理办公室,制定战略规划,并且落地实施相应的考核指标。
建议二,参考主流的国际可持续准则梳理ESG工作内容。投资者希望企业根据一套全球统一的标准披露ESG表现。所以,企业可以对标GRI或者即将推出的ISSB等国际准则梳理ESG相关工作内容,以达到标准统一,有的放矢。
建议三,对标特定主题的披露框架与国际倡议。在对标梳理ESG工作内容的过程中,企业可参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s)、全球契约(UNGC)等国际倡议,展示企业致力于符合全球可持续目标的承诺,突出企业特点,提升企业ESG品牌。
建议四,根据ESG评级与指数披露其他方面的业绩。ESG评级与指数覆盖面往往超过合规所需的层级,我们建议企业主动对标ESG评级相关指标,披露如零砍伐、责任营销、性别薪酬指标等目前并未纳入香港交易所规定的披露信息,以加强透明度,从而改善ESG评级或指数的表现。
建议五,制定ESG规划和目标。在企业战略引领下,制定企业级ESG规划,明确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领域的具体工作计划、目标、原则等,使得ESG更好融合至经营管理中。
建议六,发布ESG报告,开展ESG信息披露。一份可靠和可信的ESG报告是对企业ESG管理成果及表现的总结,其应尽可能覆盖企业会造成影响的所有重大领域。此外,ESG报告也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交流的最标准化、可复用的沟通工具,帮助企业积累社会资产、构建企业ESG品牌。
建议七,通过IT化手段进行ESG数据管理。通过完善IT系统,企业可提高ESG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效率,实现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及时监测、环境和社会效益的自动核算,为ESG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建议八,主动开展投资者ESG沟通。我们建议企业将ESG内容纳入路演材料中,及时回应投资人有关ESG的日常问询,并通过ESG专场投资沟通会、建立投资者关系部门与ESG部门的协作机制等,提高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认可等。
建议九,加强ESG品牌建设。企业可以加入ESG相关倡议或组织,如负责任投资原则(PRI)、负责任银行原则(PRB)、可持续保险原则(PSI)、全球契约(UNGC)等,在强化自身ESG表现的同时,通过国际化的平台提升企业ESG形象。
NBD:关于ESG信息披露的平衡性原则,很多投资者非常希望了解公司的非财务性风险。但我们发现,很多ESG报告只说一些积极的方面,请问您怎么看待风险性的非财务信息呈现?
李菁:ESG信息披露的全面性需要市场、监管和企业多方共同努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监管机构和资本市场评级将负面指标和负面争议事件纳入披露要求和评级标准,也在进一步促进ESG信息披露的平衡性。
前面提到过,目前A股市场ESG报告披露主要以自愿披露为主,尚未建立系统性的ESG规则体系。从国际实践来看,美国证券交易所(SEC)于2022年3月21日发布了《上市公司气候数据信息披露规则》提案。该提案对在美上市公司报告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信息提出了严格要求;2022年3月31日,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了两项ISDS的征求意见稿,即《可持续发展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的一般要求》(IFRS S1)和《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
无论是SEC还是ISSB,都主张采纳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框架。与此同时,香港联交所也表示支持ISSB,在TCFD框架下制定全球公认的可持续发展汇报原则。TCFD框架要求企业披露识别、评估和管理气候相关风险的过程以及相关风险对业务的影响,以及是否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由此可见,企业对于风险性信息的披露将是未来监管的重点方向,企业应尽早着手开展相关研究,以应对新的合规性要求。
如何打击企业“漂绿”现象
NBD:如果要给同行一点经验,您觉得会计事务所在践行ESG的过程中最应该做的一点是什么?最应该警惕的一点又是什么?
李菁: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是投融资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把好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入口关”的守门人。随着低碳经济发展及碳交易市场的有序推进,政府、投资机构、管理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低碳经济相关的会计信息提出了新需求。优化会计体系,从会计准则、会计人才及会计监管等各方面强化会计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撑“双碳”战略,是当前会计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然而目前全球尚未有一套统一的非财务信息披露框架,现阶段我国本土也还没有统一且明确ESG标准或披露制度,企业“漂绿”现象也层出不穷,如只公开有关其环境绩效的正面信息、避免披露相关负面信息,投资者、消费者就难以甄别真正的绿色企业,从而对行业产生不信任感。
其中,ESG披露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就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这种“漂绿”的风险。作为专业的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在打击“漂绿”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开展ESG报告鉴证工作,增加ESG报告的可信度及提升企业ESG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和资本市场的信任和信心。
注册会计师行业需要抓住机遇,推动注册会计师鉴证服务的转型升级。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非财务信息鉴证,我们有两个建议:第一,参与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及鉴证制度安排的研究。对可持续发展信息开展鉴证的前提是,按照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披露的相关信息具有可验证性。其次,培养可持续发展领域专业团队,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构建专业化的团队,协助客户将经核实的非财务信息进行对外披露和利益相关方沟通,提升信息透明度与问责制水平,以此提升企业在非财务方面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