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12月08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3]

每经热评丨统规则、消顾虑、树标杆 大力推动经济增长重回正轨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累计同比增长3%,11月疫情范围再次扩大,经济活动明显放缓,部分机构对四季度GDP增速的预测已经低于3%,这远低于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速。展望明年,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仍然是关键一环。近一个月来,疫情防控工作有了重大调整,各地也推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但整个社会要恢复常态,经济要重新回到潜在增速水平,接下来仍有相当繁重的工作要完成。
  结合当下最新情况,笔者认为,有三项工作应当考虑列为重点。
  一是规则的统一。从“二十条”到12月7日发布的“新十条”,国家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并要求各地严格予以落实。但从政策发布到基层调整,中间存在时间差,各地落实的进度可能不尽相同。同时,国家层面的政策更多是大类的调整,具体到个案和细节,需要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实现“精准防控”。
  比如,在线下消费恢复后,如果经营场所出现阳性病例,当如何防控?这关系到商家的切身利益。游客在目的地确诊后,当如何确保他们得到及时妥当的安置和救治?这将影响居民的出行意愿。铁路等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报告或者健康码,如有阳性病例又该如何处理?11月下旬,快递物流业运行不畅,接下来又如何针对性调整?
  这些细节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各地不同的疫情防控手段会加大居民的出行成本,割裂市场联系,影响经济恢复。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统一全国规则,做到居民出行前不用看目的地防控政策,才能让人财物通行无阻,提升效率。
  二是消解民众对疫情防控工作调整的顾虑。要终结新冠疫情大流行,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每个人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而正确认识奥密克戎变异株是第一步。
  近段时间来,各地主管部门、专家、媒体密集进行了科普,其中相当部分内容涉及如何检测、居家治疗、就医等具体的应对方法。
  但这些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如何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症状、不同地区,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查询系统十分有必要,这个系统完全可以依托各地现有的健康码平台实现快速覆盖和推广。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动员基层医疗资源,尤其要加快推广家庭医生制度,让社区居民第一时间能获得需要的治疗方法。
  无论是查询系统还是咨询家庭医生,都是为了将压力纾解到个人、到基层,以避免医疗资源挤兑,减轻防控压力。除此之外,不同地区要及时披露当地疫苗接种情况、重症数据、ICU床位建设等重要信息,对于各种杂音也要第一时间予以回应,更透明的医疗资源信息,才能进一步增强居民对疫情防控的信心。当所有人都能知晓如何与新冠病毒共处,对病毒的恐惧、对阳性人员的歧视也就不复存在,人们才能真正回到疫情前的那种生活。
  三是要充分挖掘标杆案例的示范作用。自广州、成都等城市防控政策调整,到“新十条”发布,机票、酒店等出行相关预定环比数据都有明显增长,但这种增长是在低基数基础上实现的。不少经济学家预测,线下消费放开后,由于民众担心感染,消费活动可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停滞后才会恢复增长,类似情况实际在广州、北京等城市已有所体现。
  如何缩短消费者的犹豫期?标志性的消费活动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比如对于院线行业,要利用好《阿凡达2》等影片上映,调动观众们的观影热情;对于旅游业,要抓住元旦、春节这两个重要的时间窗口,做好营销,比如海南12月7日开启离岛免税跨年狂欢季,上海迪士尼乐园12月8日重新开放都是及时的举措。
  除了消费活动,近日来浙江、四川、福建等省份还组织外贸企业集体赴境外参加经贸活动,抢夺国际订单,这也是应疫情防控政策变化而推出的举措,有利于当地外贸的恢复。当烟火气重新回归,当一部分人率先回归正常生活,当部分地区应时而变率先实现恢复性发展,其他人、其他地区也会相继跟进,整个经济系统也将朝着潜在的增速轨迹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