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年04月08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1]

闻“基”起舞 中国物流数字化未来可期

每经评论员 李卓
  4月8日零时起,武汉将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回顾过去被摁下“暂停键”的日日夜夜,很多工厂停工,门店关闭,人流量明显减少,唯有物流车辆熟悉的马达声,无论“封城”前后,依旧响彻,在特殊时期不间断保障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医疗物资供应。
  这其中,并非物流人就不需要隔离,也并非物流企业就没有遭遇停工停产。他们同样面对着疫情的冲击和考验,但一个显著的特殊性表现在,无接触配送成了疫情期间物流行业的“标配”,“全程无接触”进程也因为疫情倒逼而全面加快。
  通过这次疫情的催热和检验,不仅无人柜、无人机、无人配送机器人送货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新常态,甚至全球物资上万公里的调配运输,72小时也能按时送达。这种恍如电影科幻般的现实衍变,实则是中国物流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全球智能化供应链建设的大提速,而这些又属于一个更大的范畴——新基建。
  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疫情期间,新基建再次成为热词。
  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不仅中央级别的政府会议多次提及新基建,各行各业也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因为,经此一“疫”,数字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度成为各行各业“自救”、复工复产的关键要素之一。物流作为社会经济动脉乃至生命动脉,充分连接着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如何通过数字化保障非常时期社会的有效运转、如何帮助全社会提升复工生产效率、又如何帮助企业疫后进一步降本增效,物流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可以看到,尽管物流行业也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冲击,但影响相对有限。作为复工“先锋”,他们主动担当、服务大局,更多通过这场大型“极限测试”,化“危”为“机”。比如,通过自动化分拣系统化解疫情期间招工难问题,同时降低人工成本;通过无接触配送,尽可能减少物流过程中人与人的接触,本地生活服务的无接触配送升级,甚至还进一步培育了生鲜到家需求。此外,通过IoT等智能技术、建立更加透明的货运供需信息平台等,让运输行为更加可知可控。这些疫情期间的自救措施,都得到了充分的价值验证。
  可以预见,新基建背景下,无论物流产品还是物流服务,都还有着巨大的数字化、自动化提升空间。映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不仅仅是自动驾驶、无人配送和智慧城市。在新基建背景下,物流工具的资产化也将是大势所趋,新能源充电、重卡甚至包括飞机、航运、铁路、多式联运的资产,都有证券化或资本化的可能。这些,都会综合形成我们全社会的新智能供应链。
  闻“基”起舞,中国物流数字化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