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3月14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8]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两周年考 这座产业新城有着怎样的吸引力?

诺奖团队来了、两院院士来了、国际巨头也来了……

 对于一个初生婴儿来说,零到两岁是其从襁褓之中到咿呀学步的关键两年;对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而言,2016到2018年,则是其从无到有、破土而出的关键两年。
  3月14日,天府国际生物城将迎来两周年考。两年时间里,诺奖、两院院士与海外归国人才团队纷至沓来,累计招引资金突破900亿元;在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吸引力?或许从先导药物董事长李进的身上,能寻找到答案。在他看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提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聚集地,表明了成都市对于发展新经济的决心”。
  两年前,才刚刚萌芽;而两年后,将迎来建成世界级生物产业创新创造中心的光明图景。
  在这片总面积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系列属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奇迹正在发生,一颗颗硕果正在这片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沃土上孕育。
 
 从引资到引智诺奖团队来了、两院院士团队都来了……
 
 2016年3月14日,天府国际生物城落地生根;2017年7月2日,成都做出“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决策部署,生物城肩负着提升产业能级、实现产城融合的重要使命;2017年9月,生物城已累计签约项目78个,招引资金成功突破900亿元……
  一个个时间节点,镌刻着天府国际生物城从无到有的过程。而生物城相关负责人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仅2017年全年,生物城新增开发面积就达2.4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4亿元,全年新引进项目52个,总投资超500亿元。
  时值生物城诞生两周年,这里已然是一片开满生物医药产业之花的沃土。
  不光引资,更要引智。数据背后,天府国际生物城在吸引生物医药500强、行业龙头项目、重大潜力品种及顶尖人才和团队落地方面成果尽显。
  总投资5亿元的赛诺菲中国中西部运营与创新中心项目确定落户,该项目将是四川首个500强跨国制药企业直接投资项目;投资120亿元的京东方(成都)健康产业园是生物城首个过百亿项目;引进有望研发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微创手术机器人的成都博恩思和国内首个获CFDA受理临床审批的银河生物CAR-T细胞治疗药物;累计引进诺奖团队3个、两院院士团队3个、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团队21个……
  作为全球唯一一个以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毕晓普教授名字命名的癌症研究所,毕晓普癌症研究所在回答为何会落户天府国际生物城时表示,“生物城的建设团队不仅是这座新城的规划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也是入驻企业的筑梦者。他们‘三生合一’的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先人后产、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发展路径不仅增进了我们入驻城中的信心,也坚定了我们立足家乡研制抗癌新药,建立国际一流、产学研一体化的癌症研究所的创业信念。”
  与毕晓普癌症研究所怀有相同想法的还有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陈博。2016年,康诺亚从天府国际生物城起步。两年内,康诺亚在研的针对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方面的抗体药物已达20余项,其中,两个研发项目获得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资金支持。今年3月,康诺亚以“利用杂交瘤筛选和细胞培养平台研制新型治疗性抗体药物”项目获“默克·中国新兴生物科技资助项目”价值30万欧元的技术和服务资助。
  陈博说,“天府国际生物城是发展生物医药的沃土,在以这里为中心的五公里范围内,我们要做的药物药效评价、安全评价都可以完成。你能在这里看到政府的决心,整个生物产业链也非常完善。”
  两年间,从人才到项目,一系列属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奇迹在天府国际生物城次第发生,一颗颗硕果也正在这片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沃土上孕育。
 
 从产业链到生态圈四根链条“筑路赋能”“强壮”一座城
 
 “我们认为,整合用好四川省、成都市资源禀赋,规划建设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着力打造完善生物产业生态圈,为成都市参与生物产业全球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提供了可能。”毕马威政府与公共事务部总监刘明对天府国际生物城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的路径与意义频频点赞。
  陈博所说的产业链,就是天府国际生物城“4+1+1”体系生物产业生态圈建设中的一个环节。
  为将天府国际生物城打造成为生物产业生态圈先行示范区,生物城确立了以产业链“筑基”、供应链“通路”、创新链“赋能”、金融链“助力”、国际社区“融入”及专业配套体系“催化”的“4+1+1”体系。
  产业链层面,天府国际生物城产业链布局以“引龙”“育兽”“敷金蛋”计划为主导,培育产业组织者、生力军及重磅品种;通过建设校院企地合作研发平台、推动新药创制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建设等加速构建创新链;供应链上,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将成都建设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节点城市;通过金融链建立全生命周期、多元化、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
  再通过打造生态与人文兼具的国际社区及专业化、精准化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天府国际生物城承担起了引领四川、西部乃至全国生物产业园区发展的重任。
  2017年7月,在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成都市确立了“重新审视传统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以建设产业新城为目标,通过共享、匹配、融合形成若干微观生态链,集成构建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多功能的城市型经济转型”的发展思路。
  在这次产业发展大会上,成都市还提出,将在全市统筹布局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通过产业链自身配套、生产性服务配套、非生产性服务配套以及基础设施配套,形成产业自行调节、资源有效聚集、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的一种多维网络体系。
  纵观天府国际生物城“4+1+1”生物产业生态圈,其通过四根链条“筑基通路、赋能助力”,将生产性服务与非生产性服务配套有机结合,园区路网、生态景观等基础设施初显成效。一个深度契合成都市产业生态圈建设思路、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生物医药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四川省在“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将生物医药作为千亿级新兴产业来重点扶持,而快速形成生物产业项目集聚态势的天府国际生物城无疑将成为助推成都市乃至四川、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从零起步到巨头落户五大中心战略剑指产业高地
 
 如果将天府国际生物城打造中国生物产业生态圈先行示范区的目标进行解构,其构建起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全球新药研发外包服务交易中心、生物技术药物全球外包生产中心、药物及医疗器械国际临床研究(GCP)服务中心及四川成都国际医学中心的五大中心战略清晰可见。
  以打造全球新药研发外包服务交易中心为例,2017年10月,一个来自国际制药巨头辉瑞制药、中科院旗下科辉创新和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的新药研发项目落户天府国际生物城。未来,关于代谢、炎症及癌症等疾病的新型药品有望借此实现“成都造”。
  这个项目是国际制药巨头辉瑞制药首次尝试由其合作基金及合作伙伴投资建立公司并开展新药研发。对于缘何选择“牵手”天府国际生物城,辉瑞制药首席科学官Michael A. White表示,“来到成都后,我发现这里的生物医药发展很好,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所打造的环境和相关政策让我感到很兴奋。”
  而另一合作方——先导药物董事长李进则表示,他亲眼见证了天府国际生物城从零到九百亿元的过程,研发的氛围、高涨的人气以及碰撞的思维都让他深感当初落子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决定真是“做对了”。
  如今,李进的团队建立了中国第一、全球第四的药物筛选“种子库”,2016年实现合同金额2.5亿元;2017年以来,这个数字已经翻了超10倍,达到27亿元。而这一切,都是在天府国际生物城的襁褓之中孕育。
  清晰的产业目标来源于完善的产业规划。天府国际生物城相关负责人透露,2018年,生物城将对接国际权威产业咨询机构,深入研究生物大分子、生物产业智能制造、基因检测等领域和生物产业配套环境、招商举措建设,为构建五大中心“添砖加瓦”。
  可以预见的是,天府国际生物城不仅将成为成都市生物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主载体和主引擎;成为服务全川的生物产业创新大平台,引领全省的生物产业发展;还将成为中国生物产业的西部高地,重塑全国医药经济地理;推动生物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定位成都坐标,树立成都品牌,提升成都影响力。
  两年里,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从零起步,由“白纸画图”变成现在初具产业承载力的专业生物医药园区。一座对标波士顿等全球领先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的未来全球知名生物产业双创人才栖息地、国际化的生命健康小镇及世界级生物产业创新与智造之都,并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的创新实践区正在中国西部拔地而起。